多彩大学生网,大学生三下乡投稿平台
 

文史治学之风|张如安:“广”“专”并进,“点”“面”承继

发布时间:2024-07-17 关注: 一键复制网址
       万象迭新,新日初升,时代浪潮翻涌不息。为续五老精神,赓青年意志,7月12日宁波大学人文与传媒学院“读懂中国——高校青年对话‘五老’”小组在线上专访中文系退休老教授、浙江省文史研究馆馆员张如安老师,深入体会张老的学术精神与治学风范,共同探索新时代青年的学术路径与文化传承的使命担当。

       张老的文史之梦,由心中浓厚的家乡情结播种,于浙江师范大学的古籍室萌芽,于浩如烟海的浙东文献扎根,最终绽放出累累硕果。宁波文史对张老来说不仅是倦鸟归林式的依恋,更是“无人不读书”的教育情怀和学术理想。他从村中走出,历来曲折种种,但他始终没有放弃在文史领域深耕,这文史之梦一经生根便延续四十余年,退休后仍不停歇。他说:“我的手头还有许多做不完的事情,我希望自己有生之年能够把宁波的地方文化宣传下去,让更多的朋友们知道宁波丰厚的历史文化积淀。”2020年,浙江省政府聘任他为省文史研究馆馆员。就任期间,张老研究并普及地方文史,在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结合点去挖掘、传承并弘扬传统文化,为文化传承贡献自己的力量。
       在众多浙东学者中,张老选择黄宗羲为自己学习的榜样,在黄宗羲这样百科全书式学者的影响下,他明白了学习不是单一课题的理解,而是多方面的汲取和多层面的钻研,是由“点”及“面”、“点”“面”承继的事,他还发现,宁波文化的传承也是全方位的传承。而今星燧贸迁,新时代的学术氛围与求学方法都与古代不同,大多人走马观花、赶鸭上架,他因此特别劝诫中文系的青年学子们,要传承文化,须做到在适度“广”基础上的“专”,既要学习黄宗羲广博学习的学术精神,也要学会钻研式的读书,选择自己喜欢的方面“钻”下去,专精深入、勤于思考,将知识烙印于心,唯此才能执文化之笔,绘时代新篇。
       在本次实践活动中,我们见证了青年与老一辈教师之间的深刻交流与思想碰撞,张老娓娓道来亲身经历和学术理念,为广大青年学子在漫漫求学道路上指明前行的方向,激励着青年一代更加坚定地走在时代前列,发扬五老精神内核,为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共同谱写新时代的华章。
 
作者:宁波大学人文与传媒学院中文系“读懂中国——高校青年对话‘五老 来源:宁波大学人文与传媒学院中文系“读懂中国——高校青年对话‘五老’”小组
  • 江农软件学院暑期实践营队三下乡:环保分类筑新梦,心愿文艺
  • 回顾石板岩供销社历史,发扬新时代扁担精神——经济管理学院
  • 交流互鉴促进步,集思广益再出发
  • 交流互鉴促进步,集思广益再出发
  • 7月16日,法学院“颂渠”青年志愿宣讲队与马克思主义学院“红旗渠精神我来讲”宣讲队、传媒学院“渠韵传扬”暑期社会实践队在明园教学
  • 07-17
  • 守护青春绿,拒毒不迷路重庆师范大学化学学院赴綦江区永新社
投稿流程投稿须知常见问题积分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