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提升乡村教育、助力乡村振兴、传递社会关爱、培养团队成员的社会责任感以及推动乡村振兴,培育以及践行“三下乡”精神,河南工业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星火燎原”团队于7月6日到达河南省新乡市获嘉县大新庄村大新庄小学、初中,于7月8日正式开展了2024年的暑期社会实践支教活动。
在富饶的中原农谷,有大片肥沃的良田,而在这土地上,不只有农作物渴望得到滋养。平原的角落,有许多农村学校。在这些农村学校中,有无数渴望看到外面世界的孩子,在静静等待。
当他们带着大包小包的行李来到了这个平原上的普通村庄,听到最多的话就是“我们就放心的把孩子交给你们了!”,而他们的回答始终是“放心吧!保证完成任务!”。坚定的声音回应了老乡们的期望,笑声在耳边回荡……但他们内心充满忐忑。
早八晚五,这是学校的作息。但深夜的办公室,灯总在亮着。支教团的成员全部是在读大学生,他们还未曾想过有一天会拿起粉笔、站上讲台,有一天会被学生们纯粹的爱围绕……为了这份特殊的爱,这些初为人师的大学生,需要用最短的时间完成从学生到教师的角色转换。
走上讲台,望着那些渴望求知的大眼睛,他们深刻地感受到了肩上的重任。他们来自哪里?他们来干些什么?支教老师们详细的为孩子们介绍了“星火燎原”团队的由来、目标,还有他们的大学——河南工业大学。
图一为支教老师为孩子们介绍河南工业大学
台上,是初登讲台、稍显稚嫩的声音。台下,孩子们个个聚精会神,充满憧憬和向往。纯真的笑容、响亮的掌声让他们心中涌起一股又一股暖流……就这样,大学生和孩子们之间的故事开始了。
“这道题谁能为我们解答一下?”提问一出,随之而来的是沉默。孩子们低着头,躲避老师的目光。他们抿着嘴唇,双手不安地摆弄着衣角或者课本,尽管心中或许有了答案,但始终没有勇气举起手来表达。老师走到孩子身边,鼓励他们要大胆分享自己的想法,老师还分享了自己小时候害羞腼腆的经历,孩子们看着稚嫩的老师,羞涩地笑了。不一会儿,一个个小手举了起来。师生的课堂,更像是哥哥姐姐和弟弟妹妹之间互动。
图二为支教老师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想法
七月的河南炎热无比,而当清晨的阳光透过窗户,总能映照出孩子们认真听讲的脸庞。数学课上,老师站在讲台上帮助孩子们复习知识点,通过生动有趣的教学方式,为他们提供新颖的解题思路,激发他们对数学的兴趣和思考能力。 “教育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这是支教团中负责数学课的赵老师深信的一句话。
图三为支教老师在数学课上进行教学
支教老师提前准备了“烦恼盒子”,让孩子们把自己的烦恼都写在一张纸上放入“烦恼盒子”中,通过“百变马丁”一天情绪的变化的例子说明了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并且不断鼓励学生要正视自己的烦恼,从多个角度去考虑问题会有不一样的结果。各种各样的心理课实践,孩子们逐渐明白了情感世界的多彩与和谐、每种情绪都有其存在的价值,这些情绪都在共同编织着我们复杂而丰富的内心世界。
图四为孩子们放在“烦恼盒子”纸条
“惊奇、冒险、刺激、好玩!”提到支教团的哥哥姐姐们上的化学课,孩子们的回答总是离不开这些词。 “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的本质是新物质的产生,元素周期表是……”负责化学的李同学,在大学学习的就是化学专业,但他在备课时十分注意将大学的知识与初中课本知识融会贯通,选择性地把有趣且实用的化学用生动的语言讲给孩子们听。
图五为支教老师为孩子们讲授化学周期表
当然,实验的魅力在于动手操作。在哥哥姐姐的指导与保护下,孩子们亲自完成了“焰色反应”等有趣的实验。“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通过化学实验与知识的结合,不仅让孩子们对化学知识印象深刻,奇妙的化学实验也让孩子们对化学充满兴趣,从而引导孩子们学知识的同时,理解知识、爱知识。”课程结束后,黄同学也更深刻地理解了自己的专业。
图六支教老师让孩子们动手进行“焰色反应
一位孩子在周记中这样写:“这些支教团的哥哥姐姐们就像春天的阳光,温暖着我们。真希望我们每天的课都这么有趣!诚然,农村的小学和城市的小学有着巨大的差距,但正因为有这样的青年大学生,勇敢地走进村庄,使农村学校的孩子们看到了外面丰富的世界。
今年夏天,一群大学生“豫”见了一群村里的孩子。对于支教团的成员们而言,这段经历将成为他们人生中宝贵的财富。他们用爱与责任点亮了孩子们心中的光。而对于大新庄的孩子们来说,这些来自河南工业大学的哥哥姐姐们,已经成为了他们心中那颗星,激励着他们向着更加美好的未来勇敢前行。相信在不远的未来,他们也会努力成为一束光,照亮更多的人。
图七团队成员与大新庄小学老师合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