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大学生网,大学生三下乡投稿平台
 

走访苏中公学有感

发布时间:2024-07-16 关注: 一键复制网址

       苏中公学是在抗日战争时期成立的,培养了大量抗日军政干部,体现了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和民族救亡意识。学校以马列主义为指导,通过教育培养,使学员们树立起坚定的革命理想信念,明确只有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抗战才能取得胜利。苏中公学的学员们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学习、生活和战斗,展现了不畏艰难、勇于奋斗的精神风貌。学员们来自不同地区和背景,但在学校中相互帮助、团结协作,共同为抗日救国的目标而努力。学校在教学和实践中,注重结合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培养学员们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苏中公学在办学过程中,开展了整风运动,通过自我批评和自我教育,提高学员们的政治觉悟和思想认识。 学校在教学内容、方法上不断创新,如增设财政经济系等,以适应抗日战争形势发展的需要。
       苏中公学的学员们在学习和战斗中,表现出无私奉献的精神,为国家的独立和民族的解放作出了重要贡献。 学校与当地人民建立了深厚的军民关系,学员们积极参与地方抗日宣传和支前活动,体现了军民团结一心的深厚情感。苏中公学的革命精神和历史贡献,是一段激励人心的历史篇章。它告诉我们,无论面对多么艰难的环境,坚持理想信念始终是指引我们前进的灯塔。在国家和民族危难的时刻,苏中公学的学员们展现出的勇于担当的精神,提醒我们在生活和工作中遇到挑战时,也应具备同样的勇敢和决心。团结协作的力量在苏中公学的学员们身上得到了充分体现,他们来自不同的地方,却能为了共同的目标而团结一心,这告诉我们,无论面对多么复杂的问题,团结协作都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苏中公学的实践教学,培养了学员们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这启示我们,知识只有应用于实践,才能真正被理解和掌握。艰苦奋斗的美德在苏中公学的学员们身上得到了体现,他们在物质条件极其匮乏的情况下,依然保持着乐观向上的精神,这种美德是我们应该继承和发扬的。自我革新的勇气在苏中公学的整风运动中得到了体现,鼓励学员进行自我批评和自我教育,这种勇气对于个人的成长和社会的进步都至关重要。
       创新是苏中公学在教学内容和方法上的一大特色,它适应了时代发展的需要,告诉我们创新是推动社会进步和发展的不竭动力。军民融合的深情在苏中公学的学员们与当地人民之间得到了体现,这种深情体现了军民融合的重要性,也是我们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最后,苏中公学的学员们无私奉献,为国家的独立和民族的解放作出了巨大贡献,这种奉献精神是我们每个人在为社会做出贡献时都应该追求的。
       苏中公学的革命精神,不仅是一段历史的见证,更是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它激励着我们不断前进,无论时代如何变迁,这些精神都将永远激励着我们,为实现个人的梦想和国家的发展贡献力量。

 

作者:徐张宇、周泰 来源:泰州学院
  • 民族团结心连心 千籽共筑中国梦
  • 为进一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深化民族团结,我院“红籽同心 文脉共铸”民族团结实践团(以下简称“实践团”)于7月14日下午进行线
  • 07-18
  • 民族团结心连心 千籽共筑中国梦
  • 民族团结心连心 千籽共筑中国梦
  • 为进一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深化民族团结,我院“红籽同心 文脉共铸”民族团结实践团(以下简称“实践团”)于7月14日下午进行线
  • 07-18
  • 绘就团结新画卷,民族交流谱新篇
  • 为增强各民族之间的交融,深化民族团结教育。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民族团结实践团于7月15日开展“多民族,一家亲,心连心”主题
  • 07-18
  • 绘就团结新画卷,民族交流谱新篇
  • 绘就团结新画卷,民族交流谱新篇
  • 为增强各民族之间的交融,深化民族团结教育。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民族团结实践团于7月15日开展“多民族,一家亲,心连心”主题
  • 07-18
投稿流程投稿须知常见问题积分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