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大学生网,大学生三下乡投稿平台
 

探寻花灯传承路,深挖文化育人功

发布时间:2024-07-14 关注: 一键复制网址
       2024 年 7 月 9 日至 11 日,贵州大学文学院“探花拾遗”实践队怀着对传统文化的敬畏与热忱,深入且全面地展开了对思南花灯戏育人作用的调研之旅。
      在7月9日,实践队率先成功联系到了思南县文化馆馆长吴明洋。通过与吴明洋馆长的深入交流,实践队队员们清晰且详细地了解到思南花灯在宣传发展方面大胆而新颖的尝试。吴明洋馆长着重指出,思南花灯承载着漫长而深厚的历史积淀,但要想在时代的浪潮中持续繁荣发展,就必须紧密地与时代相融合,积极贴近广大民众。
      基于这样的理念和目标,县里精心策划并推出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创新举措。例如,“花灯健身操”的应运而生,它巧妙地将花灯歌舞与健身操相互融合,并定期举办相关比赛,这一创举不但成功地宣传推广了传统的花灯歌舞,而且积极有力地响应了全民健身的时代召唤;大力推动“花灯进校园”活动,使多家小学和初中的课间操转变为充满活力的花灯歌舞,让思南优秀传统文化得以在校园这片肥沃的土壤中深深扎根、茁壮成长;此外,还坚持定期举办传统花灯戏的相关比赛,联合各个乡镇加强内部交流,极大程度地丰富了思南花灯的表演形式,使其呈现出更加多姿多彩的风貌。
      文化传承,既需要与时俱进地创新发展,也需要坚定不移地保留传统,这两者缺一不可,同等重要。7 月 10 日,实践队成员有幸拜访了国家级非遗传承人秦治凤老师。秦老师满怀深情、绘声绘色地向队员们讲述了自己与花灯戏之间那源远流长、感人至深的渊源,以及花灯戏在这数十年间的演变历程。她特别强调,近几来传承人的核心任务就是不遗余力地精心保留传统的精华部分,并竭尽全力将其发扬光大。
(图为实践队队员采访秦治凤老师。多彩大学生通讯员 印坤 摄)     

      她还提到,目前县里的宣传侧重点主要集中在花灯歌舞方面,然而花灯戏传统二人传的传承依然面临着诸多的困难和挑战。尽管如此,他们始终坚持不懈地努力招收新弟子,不辞辛劳地在学校中努力发掘那些对花灯戏既有浓厚兴趣又具备天赋的孩子,并对其展开专业系统的教学。秦老师更是亲自带领队员们前往花灯民间学习基地。在那里,队员们亲眼目睹了大多是退休人员的学习者们,他们虽然历经岁月的洗礼,但对思南花灯的热爱和热情丝毫没有减退。他们通过自己的一举一动,充分展现出对思南花灯这一地方文化名片所怀有的深厚自豪感和强烈认同感。
(图为实践队与花灯民间学习基地学员合影。多彩大学生通讯员 印坤 摄)
      7 月 11 日,为了更加深入地探究思南花灯非遗文化在育人方面所发挥的独特作用,实践队从思南县乘坐客车出发,满怀期待地前往著名的许家坝花灯之乡,开启了新的调研征程。抵达目的地后,实践队首先对“民间花灯王”许朝正进行了采访。许朝正老师热情洋溢地分享了自己与花灯之间深厚而动人的渊源和故事,让队员们深刻地了解到他在思南花灯传承与发展道路上所付出的不懈努力和坚定坚持。随后,队员们有幸观赏了一段精彩绝伦的多人花灯表演。演员们凭借精湛绝伦的技艺、灵动优美的舞步和传神入微的表情,将思南花灯那独一无二的魅力展现得淋漓尽致,赢得了在场所有人员经久不息的阵阵掌声。
(图为许家坝花灯队多人表演。多彩大学生通讯员 印坤 摄)
      紧接着,许朝正与妹妹许朝芬面带微笑、神采奕奕地出现在大家面前,为大家带来了脍炙人口的二人转《苏州哥》。兄妹二人凭借长期以来培养出的高度默契,在舞台上收放自如、游刃有余,他们的表演自然流畅、妙趣横生,从生动鲜活的表情到灵动婀娜的动作,每一个细节都处理得恰到好处、精准无误,以排山倒海之势将现场气氛推向了前所未有的高潮。
(图为许朝正老师与妹妹许朝芬老师表演二人转《苏州哥》。多彩大学生通讯员 印坤 摄)

   

    为了能够更加深入、全面且细腻地体验思南花灯文化那独特而深厚的底蕴,实践队队员们积极主动、热情高涨地在许朝芬老师耐心细致的指导下,开始学习花灯的简单动作。队员们全神贯注、心无旁骛,用心领悟每一个动作的要领和精髓,通过亲身实践,深刻而真切地感受思南花灯所蕴含的迷人艺术魅力和丰富文化内涵。调研活动圆满结束后,队员们在许家坝政府食堂一同共进午餐。午餐过后,实践队对许家坝镇长进行了深入的采访,就许家坝花灯文化的发展规划、推广措施以及在育人方面的展望等内容进行了全面而深入的交流和探讨。
(图为实践队队员学习花灯简单动作。多彩大学生通讯员 印坤 摄)

      此次系列调研活动,意义重大且影响深远。它不仅让实践队队员对思南花灯非遗文化的育人作用有了更为深刻、全面且清晰的认识和理解,同时也为后续进一步保护、传承和发展思南花灯非遗文化奠定了坚实牢固、不可撼动的基础。相信在政府部门的大力支持、传承人的不懈坚守、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积极参与等各方的齐心协力、共同努力下,思南花灯这一非遗文化瑰宝必定能够在新时代焕发出更加绚烂夺目、璀璨耀眼的光彩,充分发挥出更大的育人价值和文化价值,为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贡献出独特而重要的力量。
                                                                                                                                                                                                                                                          通讯员:梁克艳 崔欣玉 
作者:梁克艳;崔欣玉 来源:贵州大学文学院“探花拾遗”实践队
  • 弘扬美德映光辉,共筑团结花满园
  • 弘扬美德映光辉,共筑团结花满园
  • 为了进一步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增强民族间的相互理解和尊重,促进民族团结与和谐,7月14日,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大学生暑
  • 07-14
  • 传承多彩苗韵,共绘民族盛会
  • 传承多彩苗韵,共绘民族盛会
  • 为深入各民族文化交融,加强对我国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理解。7月14日,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红籽同心 文脉共铸”民族团结实
  • 07-14
  • 传承中华美德之光,共铸民族团结丰碑
  • 唱响《爱我中华》 共铸民族团结情
  • 唱响《爱我中华》 共铸民族团结情
  • 2024年7月13日,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暑期三下乡“红籽同心 文脉共铸”民族团结实践团的成员们以一场别开生面的《爱我中华》歌曲
  • 07-14
  • 丝路心连心,共绘民族情
  • 丝路心连心,共绘民族情
  • 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于今日在实践基地举办了一场别开生面的主题交流会,旨在增进各民族青少年对新疆地区文化的了解,强化民族团
  • 07-14
  • 舞出民族风华,绽放团结之花
  • 舞出民族风华,绽放团结之花
  • 7月14日,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民族团结实践团在实践基地举办了一场民族舞蹈交流会。此次活动旨在促进各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与融
  • 07-14
  • 传承红色基因,续写时代华章
  • 传承红色基因,续写时代华章
  • 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上,安徽理工大学安全科学与工程学院组织了一次社会实践活动,以加深青少年对爱国主义精神的理解
  • 07-14
投稿流程投稿须知常见问题积分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