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韵携智慧,乡情绘振兴 —— 青年学子霞浦实践记
"从课堂到田野,青年学子的乡村振兴实践之旅"
在霞浦的海岸线上,我们福建农林大学机电工程学院的青年学子们,带着满腔热忱和求知欲望,开启了一段别开生面的乡村振兴实践之旅。

图 1 优美的霞浦海岸线(队员 钟欣 摄)
初识霞浦
霞浦,这片被海风轻抚的土地,以它独特的海洋文化和丰富的水产资源,吸引着我们去探索、去发现。我们来到这里,不仅是为了学习,更是为了将所学知识转化为推动乡村发展的实际行动。

图 2 你好,霞浦!(队员 钟欣 摄)
科技下乡
在国家级农业农村信息化示范基地,我们深入了解了海参养殖的现代化技术和信息化管理模式。通过与基地负责人的深入交流,我们对如何利用科技提升养殖效率、保障产品质量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图 3 实践队与基地的合影

图 4 实践队与智养箱的合影
实地调研
我们走进养殖基地,亲身体验海参的养殖过程,从网箱搭建到饲料投放,每一个环节都让我们感受到了科技在农业产业中的重要作用。同时,我们也利用专业设备,对养殖海域的环境参数进行了测量,收集了宝贵的第一手数据。
图 5 “走进”养殖基地(队员 钟欣 摄)

图 6 环境参数测量现场(队员 钟欣 摄)
智慧兴农
在实践过程中,我们了解到了一系列创新方案,如基于物联网的智能监测系统,以及环保型养殖网箱的应用,旨在为霞浦的海参养殖业带来更加可持续的发展。

图 7 智能监测与调节系统(队员 钟欣 摄)

图 8 环保型养殖池(队员 钟欣 摄)
青春力量
这次实践活动虽然短暂,但它让我们深刻体会到了作为新时代青年的责任和使命。我们将所学知识与乡村实际相结合,用青春和智慧为乡村振兴贡献力量。

图 9 实践队与养殖基地的合影(室外)
结语
在霞浦的田野上,我与这片土地的深情对话,让我领悟到体验的真谛。它不仅仅是生活的感知,更是我们成长的催化剂。每一次脚踏泥土,每一次心与心的交流,都让我感受到生命的厚重与丰富。我渴望将这份深刻的体验,转化为推动社会进步的力量。我深信,每一位大学生,每一位社会成员,都有能力,也有责任,用我们的行动去回馈这片土地,去滋养我们共同的家园。在此,我向每一位心怀梦想、渴望改变的你发出邀请:让我们肩并肩,心连心,投身到乡村振兴的伟大征程中。让我们用青春的热情,用智慧的光芒,去点亮每一片土地,去唤醒每一颗沉睡的心。
我们不仅仅是在参与一项活动,我们是在共同创造历史,我们是在用我们的存在,去证明生命的无限可能。让我们的行动,成为跨越阶层、跨越年龄、跨越背景的桥梁,连接每一个渴望美好生活的心灵。让我们的奉献,成为时代的印记,让我们的努力,成为后人传颂的佳话。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每一步都铿锵有力,每一次尝试都充满希望。我们的故事,将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人,去追寻、去探索、去实现他们的梦想。
海韵映智慧,乡情绘青春。我们相信,通过我们的努力,霞浦的乡村振兴之路将越走越宽广。让我们携手前行,共同书写乡村振兴的新篇章。加入我们,一起关注霞浦的乡村振兴,用我们的青春和智慧,点亮乡村的希望之光!

图 10 实践队与养殖基地的合影(室内)

图 11 余晖与远方(队员 钟欣 摄)
文案:何德嘉
摄影:钟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