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7月2日,河南工业大学“青葵·逐梦”乡村振兴社会实践队赴新蔡县余店镇中心小学开展了一场“沐浴音乐之美,唱响追梦之声”主题音乐教学课。此次活动旨在积极响应国家对素质教育的重视,提高贫困地区儿童的审美素养,利用音乐教育的力量,唤醒他们对艺术的热爱,滋养他们的心灵,并鼓励他们勇敢地追逐梦想。
活动开始,团队成员向孩子们介绍了几种常见的音乐形式,带领孩子们认识不同音乐形式背后使用的不同乐器,使孩子们对音乐有更全面的了解,提升他们的音乐素养。接着团队成员向大家展示了一些交响乐团中使用的各种乐器,如小提琴、大提琴、长号等,并解释了它们各自的特点和在乐团中的作用,并让孩子们亲身体验尝试吹响演奏这些乐器。孩子们对各种各样不同的乐器却能共同创造出和谐美妙的音乐感到十分神奇。
任何音乐作品都离不开对节奏的把控。为了让同学们能够更好的掌握对音乐节奏的把控,团队成员通过课堂节奏韵律游戏,不仅使同学们能够在游戏中收获快乐,提升对学习音乐的兴趣,同时也能训练同学们音乐必备的节奏能力。游戏过程当中,需要同学们集中注意力,努力跟上视频呈现的节拍。游戏结束后,同学们对节奏的把控有了非常明显的提升。
“我和我的祖国,一刻也不能分割……”课程结尾,团队成员将这首旋律简单、歌词感人的抒情歌曲教授给同学们,旨在用音乐这一艺术形式深化学生们的爱国情感,从而增强他们对国家的认同感和民族的自豪感。音乐不仅是文化的承载体,也是情感的传递者,能够跨越语言的界限,直达人心。
音乐鉴赏课程是此次三下乡活动中重点准备的一门课程,也是中国文化自信的一种表现形式。意在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培养孩子们的综合素质,激发学生对美育教育的学习兴趣,同时也实现了情感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的双重目标,增强了孩子们对中华民族的自豪感和认同感。

图一:团队成员在为同学们讲解音乐的几种形式

图二:团队成员带领同学们体验西洋乐器——小号

图三:团队成员带领同学们合唱歌曲《我和我的祖国》

图四:团队成员带领小朋友进行音乐课堂韵律游戏

图五:团队成员对音乐小游戏挑战胜出的孩子们进行表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