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大报告中提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坚持城乡融合发展,畅通城乡要素流动。扎实推动乡村产业振兴。为此,毕节工业职业技术学院马克思主义教学部“扬红色基因•共筑中国梦”实践队赴毕节市林口镇鸡鸣三省展开暑期“三下乡”实践活动。
感受鸡鸣三省,苗族服饰的灵动之韵:实践队员们来到村落,通过一个上午的走访,村民们十分热情好客,在他们的讲述中了解到苗绣。苗绣是苗族民间传承的刺绣技艺,包含了特定的图案符号、纹样、构图、颜色、技法针法、功用、寓意等。这些纹样在不同的苗族支系中,又有不同的具体形象。常见的图案有龙、凤、蝴蝶、鱼、蛙、鸟、花卉、果实等,每种图案都有其独特的寓意。同时还了解到她们的穿衣方式,活着的人穿的是双层,死去的人穿的是单层;在乡村振兴的推动下为苗绣产业带来了全方位的发展机遇,使其在传承民族文化的同时,成为推动乡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的重要力量。
领略织布工艺的魅力:手工织布工艺是一项古老而富有魅力的传统技艺,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在走访村落的过程中,实践队员们来到一户人家,一位阿姨用着简单木制结构的织布机正在织布。实践队员们问:“阿姨,您这个工艺出自何处,做完一套要多久时间?”阿姨说:“是她妈妈教的,衣服是为以后儿媳妇做的,时间差不多要一年。”因为时代在进步,好多工艺都将无法传承,手工织布工艺不仅是一种传统的生产方式,更是一种文化传承和艺术表达。在现代社会,虽然机器织布占据了主导地位,但手工织布因其独特的魅力和文化价值,仍然受到人们的喜爱和关注。就因如此,实践队员们提出农村电商的发展,可以使苗绣产品通过网络平台能够更广泛地销售,拓宽销售渠道和消费群体。
缘兔业,构蓝图:2016年,鸡鸣三省村依托生态优势,通过“支部+合作社+农户”的模式,成立了三省缘兔业公司。在乡村振兴的时代浪潮中,“鸡鸣三省”之地的缘兔业开启了一段传奇之旅。这里的缘兔业蓬勃发展,从养殖到销售,形成完整产业链,不仅带来丰厚经济收益,更促进就业,改善民生,绘就出一幅乡村产业兴旺、生态宜居的美好蓝图。
住房变革兴乡村:在乡村振兴和旅游景区的促进下,当地住房情况也得到了很大的改变。实践过程中一位老奶奶带实践队员们去参观了她家旧房子和新房子,很明显感受到住房质量显著提升,住房功能更加完善;住房规划更加合理,进一步还可以将部分住房发展为民宿,为村民增加经济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