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大学生网,大学生三下乡投稿平台
 

探寻红色故事,传承红色基因

发布时间:2024-07-12 关注: 一键复制网址

为探寻红色文化,传承红色基因,泰州学院苏州非主城区红调暑期社会实践队来到了相城区烈士纪念馆,荻溪文史馆开展红色调研实践活动,并对周边地区进行实地走访,搜集了大量红色故事:
“母子英烈”:沈菊英与陆义烈士
沈菊英出生于湘城陆巷一个小商人家庭。抗战爆发后,中共江苏省委派遣人员到阳澄湖地区开辟工作时将沈菊英家选作交通联络站,后来又成为“江抗”消泾办事处驻地。沈菊英除热情接待一批批过往人员并负责食宿外,还外出传递情报等。她家成为了苏太常地区最可靠的交通站之一。1940年7月,沈菊英在去皇罗庵送情报时不幸被反共顽固派武装胡肇汉部的便衣密探抓住。胡肇汉不经审问,就以新四军情报员的罪名,将沈菊英押至东岗村集福堂旁的大坟场杀害,时年38岁。

此时,沈菊英19岁的独子陆义已经是消泾镇“青抗会”的骨干分子。母亲被害的噩耗传来,他决心继承母亲的遗志完成母亲的未竟事业。1941年初,陆义参加洋(阳)澄县“民抗”部队,转战于阳澄湖地区。4月1日,陆义等13人在北前村曹家尖遭胡肇汉部突袭包围。突围中陆义负伤被俘,不久被胡部杀害于渭塘李家浜,牺牲时年仅20岁。母子二人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相继为了抗日救国而献出生命,他们的事迹也在阳澄湖畔广为传颂。据说,“阿庆嫂”这一人物形象的塑造就与沈菊英烈士有着很大的关系。

陆义牺牲后,他的妻子石雪珍没有被亲人接连牺牲所打倒,她继承了婆婆与丈夫未尽的事业,勇敢地接过了联络站的工作:她白天秘密接待过往的抗日同志,外出传送情报;晚上带着才出生13个月的儿子去朱家浜等地躲避敌人的搜查。直到1941年7月日伪开始对阳澄湖地区“清乡”,洋澄县政府奉命撤销地下交通站,石雪珍才带了儿子到常熟躲避,直至抗战胜利。

革命英雄翁迪民

1939年3月,22岁的中共党员翁迪民化名宫岳,从上海带着6名同志,经中共中央特科派遣来到阳澄湖畔太平桥镇,在胡肇汉率领的阳澄湖游击队开展革命工作,把这支部队整编为苏北抗日义勇军(苏州北部),翁迪民担任政治部主任兼秘书长。

同年5月7日,叶飞率领新四军六团以江南抗日义勇军(简称江抗)名义到达无锡梅村。翁迪民与叶飞、林枫(中共江南特委书记)会面后,决定由三营营长梁金华率领新四军六团三营东进阳澄湖畔太平桥,配合苏北抗日义勇军攻打斜塘伪军据点。5月15日零时,由于胡肇汉对“江抗” 配合作战心存疑虑,没有很好去侦察,致使敌情不明、准备仓促,敌军又有增援,部队经三次冲锋,伤亡10余人,未能攻下据点,至拂晓撤出战斗。

由于这次行动失利,胡部在铁路以南就地隐蔽,于是胡肇汉与翁迪民产生了矛盾,加上副总指挥陆步青(爱国抗日青年)赴黄埭调解抗日部队纠纷时被害牺牲,失去了解决矛盾的缓冲。不久,胡肇汉派一位姓钱的中队长率一个中队返回太平镇,侦察这里的形势。于是翁迪民担心胡肇汉会叛变投敌,经向驻扎无锡梅村的江南特委请示后,决定立刻策反这个中队。当翁迪民返回太平镇与钱队长联系,进行策反时,胡肇汉得知翁迪民要策反他的部队,就要枪杀翁迪民,但又惧怕得罪“江抗”,最后将翁迪民看押在洋沟溇村。被捕期间,面对敌人的拷打和屠刀,始终未暴露组织和身份,后经群众掩护,乔装行医脱险。

钱良臣烈士

钱良臣1913年出生于湘城一个小商人家庭。1940年春,钱良臣参加了夏光领导的“新江抗”部队,负责后勤给养工作。1940年11月,钱良臣担任“江抗”湘城办事处主任。11月30日,钱良臣与办事处另外2位同志突遭反共顽固派武装胡肇汉部抓捕。胡肇汉严刑拷问钱良臣,一无所获,竟然指令刽子手用剖胸挖心的残忍手段杀害了钱良臣,时年27岁。1941年7月间,日伪对阳澄湖地区实施残酷“清乡”,邓友梅等100多名干部和抗日积极分子遭敌抓捕。邓友梅先后被关押到苏州和南京的监狱,被敌人折磨至死,时年37岁。
习近平总书记曾这样展望:“用好红色资源 ,赓续红色血脉 ,努力创造无愧于历史和人民的新业绩。”“苏州非主城区红色资源调研”实践团队通过发掘更好的红色资源去更好地传承红色文化,成员们深入各级乡镇,在老街小巷中探寻红色遗址,感受红色文化,学习红色精神。在此次红色调研中,队员们深深受到了红色文化的熏陶,也更加明确了青年学生的爱国情怀与时代责任。在未来,实践团队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用好红色资源,传承红色文化。

作者:钦一洲 来源:泰州学院
  • 安徽师范大学学子三下乡:提灯引路,育梦成光。
  • 广东医学子三下乡:寻港志愿服务队三队并进,圆满完成文化宣
  • 重温探索中国特色商社发展之路
  • 筑梦绿脉·文韵新章 ——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风景园林学院研究
投稿流程投稿须知常见问题积分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