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大学生网,大学生三下乡投稿平台
 

南邮学子实践行:红绿交织兴滨海

发布时间:2024-07-10 关注: 一键复制网址
多彩大学生网盐城7月10日电(通讯员 唐淼 熊子剑)
7月10日,南京邮电大学“滨海邮梦人”返家乡社会实践团队先后来到滨海县首乌非遗馆、瑞杰农业中心、梨花语景区以及滨海县烈士纪念馆,旨在参观学习中进一步了解滨海县的生态资源和绿色发展的特色,重温红色历史,培养艰苦奋斗的精神,以红、绿两色助推滨海县乡村振兴。
生态滨海
“滨海邮梦人”实践团队首先来到了滨海县首乌非遗馆,探寻中国首乌之乡背后的奥秘。负责人介绍说,白首乌,又名白人参,是一种以保健为主的草药,而中国白首乌的95%出产在江苏省滨海县,因此滨海县是中国唯一首乌之乡。负责人结合滨海县独特的抗旱高钾的土壤和温带至亚热带的过渡气候的地理优势讲述了当地首乌的发展历程,详细地阐释了首乌的经济与生态功效。实践队员还在负责人的带领下们切身体验了首乌产品的制作技艺流程,学习了设备的使用,品尝了首乌茶。传承非遗技艺,延续文化薪火,助力乡村振兴。“此次滨海首乌非遗馆之行让我了解到了首乌的相关知识,体验了首乌产品的非遗传承技艺,收获颇丰!”实践团队成员朱禹涵感慨道。

图为团队成员在滨海首乌非遗馆前的合影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创新是第一动力。实践团队成员接着来到位于江苏省滨海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内的瑞杰农业中心。此处的智能设施蔬菜项目主要以种植贝贝小南瓜为主,通过规模化种植、标准化管理、订单式销售,打造成江苏省小南瓜优势产区。负责人介绍道,项目采用自动控制、外遮阳、内保温、通风和水肥一体系统,同时配套数据中心、加工中心、农作物综合处理中心等。科技赋能生产,该项目为周边村民带来了大量就业岗位,提供了巨大的经济效益,为乡村振兴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柳色黄金嫩,梨花白雪香。实践队员又来到了梨花语旅游景区,参观了梨文化博物馆,了解了中国梨的地区分布和品种类型,探讨了滨海梨产业的现状与未来。除此之外,实践团队成员还进入景区内的萌宠乐园,感受农旅结合的双线发展模式。在生态发展的同时以旅游的方式融合经济发展,以绿色生态为滨海乡村振兴增添一份力量。

图为团队成员体验“陈氏八法”
红色滨海
下午,实践团队成员们来到了位于和平公园中的烈士纪念馆,瞻仰滨海悠久的红色历史和红色精神,缅怀牺牲的英烈,从红色精神中探索融合发展、精神赋能,以滨海红色历史为导向,革命先烈为切口,进一步深入了解深植于滨海的红色基因,为乡村振兴提供一份助力,为乡村振兴提供红色精神引领。在宣讲员的介绍下,团队成员了解到了自古以来滨海所存留的深厚的红色基因,在近代战争中重要的战略位置以及党在滨海大大小小的战役。在近代历史上,滨海不断涌现出一批又一批的革命英烈,如喋血于滩的少年英雄于长法,边陲剿匪英雄辛立珍等值得我们缅怀的英雄,他们的精神值得世代人铭记、学习,要努力成为和他们一样,做一个忠于党、忠于人民,能为党和人民贡献自己的一切的人。在宣讲的过程中,令团队成员印象十分深刻的是在黄克诚将军进军东北的队伍中,大批的滨海人跟随军队,对解放战争的成功有着不可磨灭的功劳,这让团队成员深刻的意识到了刻在滨海人骨子里的爱国基因和深入骨髓的红色文化,正是如此,才造就了滨海的爱国之魂,以红色为底色,高耦合绿色生态,走出了一条独属于滨海的乡村振兴之路,让滨海乡村振兴工作显现出勃勃的生机。

图为团队成员参观烈士纪念馆  通讯员 戚霄汉 供图
红色铸魂,绿色兴村,两者融合在一起,为滨海不断的现代化和乡村振兴战略的实行注入了源源不断的活力,团队成员也希望能从中汲取到灵感和力量,对乡村振兴产生新的解读,创新性地提出行之有效的建议,助力滨海乡村振兴的进一步发展,实现生态和经济并行,思想和精神牢筑,为滨海的乡村振兴提供实践团队的一份力量。
 
作者:熊子剑 唐淼 来源:南京邮电大学
  • 先辈足迹下的青春启迪—江农学子三下乡红色走读之旅
  • 携手共筑民族文化桥梁:深入学习苗族文化,助力中华民族团结
  • 讲中华故事,行万里之路
  • 讲中华故事,行万里之路
  • 在国家大力倡导"中华文化走出去"的时代背景下,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的学生们怀着热忱的心情,开展了一场以"讲中华故事,行万里之
  • 07-10
  • 民俗文化进生活,民族团结润童心
  • 民俗文化进生活,民族团结润童心
  • 为加强民族认同感、文化认同感,7月7日,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红籽同心 文脉共铸”民族团结实践团的成员们为同学们带来了一堂
  • 07-10
  • 重走修渠路,悟红旗渠精神
投稿流程投稿须知常见问题积分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