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大学生网盐城7月9日电(通讯员:吴名洋 戚霄汉)
7月9日,南京邮电大学滨海邮梦人返家乡社会实践团来到滨海县沿海工业区,走访了天能新材料有限公司、中海油江苏分公司等企业,继续开展以“红色铸魂、蓝色赋能、绿色兴村 江苏盐城滨海县乡村振兴三原色高耦合调研实践”为主题的社会调研活动。
红色铸魂,党建引领树榜样实践团一行人首先来到了天能新材料有限公司,在讲解员张爱伟的介绍下,实践团了解到了天能新材料有限公司对红色党建的重视。张爱伟指出,天能新材料有限公司秉持着“像搞研发一样抓党建”的宗旨,通过“党建+经营”“党建+四带”“党建+三强”“党建+双培”等工程,涵养红色动力,打造“长青天能”。同时,实践团成员吴名洋在参观过程中,向张爱伟讲解员提出了疑问:天能新材料有限公司为何要积极发展党建工程,是如何将党建工作融入到企业发展中的呢?张爱伟为成员们耐心地讲解道:“我们如此重视党建工作,正是因为党员们能起到很好的榜样作用,带动企业员工自觉担负责任,努力创新奋斗;与此同时,公司也积极开展多样主题党日活动,让党建工作与生产经营同频共振。”

图为实践团成员吴名洋向讲解员询问企业未来规划 通讯员 戚霄汉 供图
随后,实践团成员们来到了中海油江苏分公司参观,学习了解到了该公司的精神底蕴——“滨海老牛哥”精神。公司讲解员向实践团成员们讲解到,江苏滨海LNG项目建设初期环境极其艰苦,但项目建设者以党建引领工程建设,苦中作乐,打造了“忠诚”“担当”“勤奋”“坚毅”的“滨海老牛哥”精神,积极推进全国最大规模LNG储备基地的建设。实践团成员们还在参观的过程中了解到,为加强公司的党建引领作用,公司特设“老黄牛奖”“孺子牛奖”“拓荒牛奖”等奖项,褒奖那些为公司建设发展做出过杰出贡献的人,以充分发挥榜样的力量。

图为中海油江苏分公司企业讲解员向实践团成员们介绍“滨海老黄牛精神” 通讯员 戚霄汉 供图
蓝色赋能,创新科技促发展实践团在走访天能新材料有限公司与中海油江苏分公司时,伴随着讲解员对各自企业技术与理念的讲解,实践团对其发展概况以及未来的目标有了一定的了解和认识。
首先跟着张爱伟解说员的步伐,实践团来到了天能新材料公司的展览馆,在张解说员的耐心解释下,实践团成员们了解到过去的天能新材料公司注重于电池的制造业,其制造水平在国内首屈一指。在科技创新的引领下,天能新材料事业部应运而生,以技术创新为基底,主要从事废旧锂电池的回收、处置及再利用,让公司的储能以及循环技术更上一层楼。当实践团成员与张讲解员谈及天能未来的发展时,张讲解员说到,未来的天能将更加注重研发电池修复技术,不再局限于电池的回收,以期用创新科技更好地促进滨海发展。

图为张爱伟讲解员向实践团成员介绍企业现状 通讯员 戚霄汉 供图
随后,实践团的成员又在中海油江苏分公司认识了不一样的能源创新。中海油江苏分公司建立了多个LNG储备站,建设了世界级LNG生产基地——柯蒂斯项目。随着讲解员的一路介绍,实践团成员们惊叹于中国海油的创新力,在LNG接收站技术、LNG运输技术、LNG液化技术以及LNG应用技术上做出了多重创新,不仅提升了自身的技术水平和市场竞争力,也推动中国乃至全球的清洁能源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绿色兴村,生态建设暖民生为了深入探究盐城滨海企业的低碳发展与可持续建设,实践团成员们首先前往了天能新材料公司。张爱伟讲解员告诉成员们,我国的稀土资源虽然较为丰富,但是大量开采将有违习近平总书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初衷。为了响应国家双碳计划的号召,张爱伟讲解员说道,天能新材料有限公司力求从电池回收程序的进一步完善向新能源汽车材料的自循环转变升级,以更好地打造绿色滨海,加强生态建设,从而增进民生福祉。
在这之后,实践团成员们便来到了中海油江苏分公司,据讲解员所说,中国海油盐城绿能港正致力于打造“国际湿地”“沿海绿城”,通过开展大型综合性绿色清洁能源项目,积极探索“风光火气氢”一体化开发,加快绿能建设,打造生态之城,使生态环境的“高颜值”与经济发展的“高价值”相得益彰,从而带动滨海可持续发展,提高乡村城镇的经济发展水平。
在今日的调研活动中,实践团成员加深了对“红色铸魂、蓝色赋能、绿色兴村”的理解,同时企业的创新绿色发展也是社会发展不可或缺的力量。经过一番深入而细致的参观与交流,本次的探访活动圆满落下帷幕。实践团成员们表示,在这次调研过程中,成员们深刻感受到了两家企业在红色党建引领、生态绿色能源以及科技创新方面取得的显著成就。

图为实践团在参观企业时的合影 通讯员 蒋乐 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