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历史走向现在
——湘大法科学子“三下乡”调研团队赴湘乡市伟人母校参观学习
(通讯员:屈嘉涵、向峻墨、阳欣宏)
7月5日,湘潭大学法学学部团委、学生会赴湘乡市未成年人保护宣讲调研团前往湘乡东山新城,在东山学校旧址保护站负责人舒海江同志的带领下参观毛泽东同志的母校——东山书院。
舒所长首先向同学们讲解东山书院门上的牌匾“东山学校”四个大字的来历。这块由毛主席亲自提写的牌匾,既承载了伟人的期许,亦凝聚了伟人的勉励,跨越时间未曾黯淡。
“独坐池塘如虎踞,绿荫树下养精神。春来我不先开口,哪个虫儿敢做声!”一首《咏蛙》道出伟人刻苦钻研的学习决心,抒发伟人救国救民的豪情壮志。东山学校池塘边的石头上镌刻了毛泽东的这首诗词,在舒所长的讲解下,调研团成员们对青年时期的毛泽东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随后,调研团成员们在舒所长的带领下依次参观训诂室、监学室和堂长室等东山书院内部设置的具有重要历史价值的功能用房,其集中展现了东山书院的“崇实精神”如何在育人方面发挥突出作用。
“用能实事求是,以称雄于五大洲”(《东山书院记》),东山书院“教之以实事,程之以实功”的教育理念不仅启蒙了毛泽东同志“实事求是”的思想,还培育出了诸多如陈赓、谭政、萧子升、萧三等英才。
书院内还较为完整地保留了毛泽东同志学习生活过的教室、自修室、宿舍,生动地展现了青年毛泽东在学校内的学习和生活情况。一路走来是一段跨越时空的交谈,虽时隔久远但伟人秉笔持书、秉烛夜读的身影如临在目,激励着无数青年学子。
此次参观既是一次生动的交流课,更是一堂“行走的思政课”。调研团成员们受益匪浅,表示在往后的学习生涯中要学习吸收东山书院的“崇实精神”,在同人民的实践交流中探寻真理。更要学会发挥红色文化的育人作用,追寻伟人奋斗足迹,激起强国奋进之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