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大学生网,大学生三下乡投稿平台
 

河海大学学子三下乡:用一条路线走进南京的人文历史

发布时间:2024-07-06 关注: 一键复制网址
2024年7月5日,河海大学“行走南京”地韵文化宣讲团全体成员在指导老师许捍卫的带领下,走进南京清凉山公园进行实地考察,深入体会清凉山的历史人文之美。

“一座石头城,半部金陵史”这句话不仅仅是对南京历史的描述,更是对这座城市文化底蕴的赞美。为弘扬历史文化,了解学习自然地理、人文地理知识,许捍卫老师带领“行走南京”地韵文化宣讲团成员在清凉山开展本次实践的第一项内容:游古都,识地理。

团队成员在清凉山东门集合,并就地在驻马坡展开了讲解。许老师为团队成员介绍了诸葛亮、魏源、龚自珍等历史名人与清凉山的故事,他们串联起了南京的历史长河,让团队成员彷佛穿越时空,深入感受这座古老城市的历史脉络与人文韵味。“为什么南京大学的前身三江师范学堂改名为两江师范学堂呢?”许老师问团队成员。原来是因为曾经三江师范学堂隶属江西、江苏、安徽三省治理,但后来安徽省退出治理,因而改名为两江师范学堂。团队成员均表示第一次了解到这样的故事,十分新奇。

在石城城墙遗址博物馆中,许老师娓娓道来南京古代的城市布局及地形地势。团队成员从中了解到南京作为六朝古都的历史故事,看着墙上遗留下来的城墙古砖,彷佛置身于那个风云变幻的时代,每一块古老的城砖都在诉说着往昔的辉煌。
图为许捍卫老师为团队成员讲解南京的地形地势。 罗景秋摄

接着团队成员随许老师来到清凉门下的石头城,听他讲述鬼脸城的故事:“石头城那段古城墙中段因地壳运动,挤压突出的一块红色水成岩,常年风化,酷似一副狰狞的鬼脸,故又被称为‘鬼脸城’”。在这里,团队成员看到了长江水冲刷的痕迹、小型的丹霞地貌,领略到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图为许捍卫老师以走读形式为团队成员讲解清凉山。 罗景秋摄

沿着走读路线,团队成员穿过清凉古寺、南唐古井,翻过山坡,来到了一处神秘的地点。那是古代的地质灾害防治点及测量点。许老师为团队成员介绍了测量仪的使用方法,用深入浅出的方式和通俗易懂的语言为团队成员讲解了与他们本专业息息相关的知识,让团队成员收获颇丰。

图为许捍卫老师为团队成员讲解测量仪。 陆雯玥摄
 
清凉山在军事上具有地理优越性,因此在唐朝以前大多为军事用地。直到南唐时期长江河道的西迁和都城规模的扩大,清凉山才逐渐由军事用地转变为文化用地。许老师向团队成员讲述了在清凉山处建烽火台,是为了将荆州等地的军事信息快速地传到南京。许老师的独特见解让团队成员知晓了刻在简介外的知识,团队成员问许老师为何能发现藏匿在细节中的知识,许老师分享说:“我常常会想为什么?为什么要在此处建烽火台?多对自己的疑问进行挖掘,就能发现别人无法察觉的独特知识”

团队成员通过这次的实地考察与学习,切身地领悟到了清凉山的历史古韵之美,与人文之美。这一条“行走南京”走读路线为团队成员提供了一次独特的文化之旅、地理之行。
通讯员:陆雯玥
作者:陆雯玥 来源:河海大学“行走南京”地韵文化宣讲团
  • 深入芒果园地,共绘振兴之路
  • 深入芒果园地,共绘振兴之路
  • 2024年7月6日,重庆对外经贸学院“助力攀枝花,果香溢满园”乡村振兴促进团积极响应国家乡村振兴战略,深入四川攀枝花市,开展了一场热
  • 07-07
  • 重庆学子三下乡:深入种植基地,直播助农发展
  • 爱心敬老,情系养老院        ——新乡医学院三全学院赴祝楼
投稿流程投稿须知常见问题积分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