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大学生网,大学生三下乡投稿平台
 

实践团踏足黄石磁湖畔,探寻西塞山古韵今风

发布时间:2024-07-05 关注: 一键复制网址
7月3日,武汉科技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组织了一次前往黄石磁湖的参观活动,由副院长刘劲、辅导员吴广良和张得运老师带队。此次活动旨在让研究生们亲身体验黄石磁湖的自然风光之美,更深层次地挖掘并传承其丰富的历史文化底蕴,激发学生们对自然与人文融合之美的探索热情与保护意识。
磁湖,以其独特的自然景观和悠久的历史文化背景,早已成为黄石市的一张璀璨名片。在参观过程中,研究生们不仅沉醉于湖光山色之中,近距离领略了磁湖的自然魅力,还通过现场讲解与互动,深入了解了磁湖名字的由来及其背后的文化故事。陈涛同学现场揭秘,关于“磁湖”名称的起源,流传着多种说法,其中最为人所知的是因湖畔曾盛产磁铁而得名,同时介绍了磁湖在历史长河中曾有过的“张家湖”、“南湖”等别称,最终因其独特的地理特征与文化内涵,定格为今日的“磁湖”,成为黄石市不可多得的标志性景观。此次实践活动,不仅是一次知识的探索之旅,更是一场心灵的洗礼,让学生们在行走中感悟历史,在自然中启迪智慧。
在参观过程中,研究生们提到近期游览的西塞山,并对西塞神舟会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产生了浓厚的兴趣。陈涛解释道,西塞神舟会因其独特的纪念屈原的习俗和深厚的楚文化、吴文化特色,成为中国首个进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传统节日习俗。这一节日活动包括扎制神舟(龙舟)、禳灾祛疫、巡游送福等,神舟的扎制工艺非常复杂,涉及到扎制、剪纸、彩绘、裱糊、泥塑等多种工艺,代表了鄂东南地区纸扎工艺的最高水平。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资料,西塞神舟会是湖北省的代表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它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北宋时期。当时已有端午节竞渡驱瘟的习俗,西塞山地区对屈原的殉国有着独特的传说,认为屈原的遗体会在农历五月十八这天漂至西塞山地区,因此当地人在这一天举行送神舟入水的仪式,以示对屈原的追思。西塞神舟会的龙舟赛是当地渔民的传统活动之一,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其主要活动从农历四月初八开始扎制神舟,至五月十八神舟入江,整个活动历时40天,是端午节活动中持续时间较长的祭祀和祈福活动。神舟的扎制工艺非常复杂,涉及多种传统工艺,展示了鄂东南地区的精湛技艺。研究生们纷纷发出感慨,表示明年的农历五月十八一定要亲眼观看送神舟入水的仪式。​

此次参观不仅开阔了研究生们的视野,也激发了他们对传统文化的兴趣。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的研究生张思甜表示:“磁湖和西塞山的美景让我陶醉,更重要的是,它们所承载的文化故事深深吸引了我。”研究生江旭则表示:“通过这次参观,我看到了黄石市在保护和传承传统文化方面的努力和成果。西塞神舟会不仅是对屈原精神的纪念,更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尊重和弘扬。”另外一位研究生郭秀辰提到:“现代技术与传统文化的结合让我印象深刻。黄石市不仅保护了历史遗迹,还利用现代技术对文化进行了创新和传播。通过数字化技术,让更多人能够了解和体验西塞山和磁湖的魅力。”
研究生们一致认为,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回到学校后,他们也会将此次参观的所见所闻与更多的同学分享,呼吁大家共同关注和参与到传统文化的保护工作中来。
通过这次参观活动,研究生们不仅对黄石市的自然美景和文化遗产有了更深入的了解,还认识到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的重要性。他们表示,在未来的学习和工作中,将更加关注文化遗产的保护,努力成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者和弘扬者。
 
作者:陈涛 来源:多彩大学生网
  • 江西农业大学软件学院码上实践队赴余干县瑞洪镇开展暑期三下
  • 夏令营探险:集美大学诚毅学院 “溪望”实践队第三天活动精
  • 江西农业大学软件暑期营队深入余干前山村调研
  • 防范电信诈骗,巩固安全底线
  • 防范电信诈骗,巩固安全底线
  • 重庆大学“习语新声”实践团于7月5日上午,在石油路民乐社区开展了一场关于电信网络诈骗防范的公益讲解活动。
  • 07-05
  • 江农学子三下乡:“前”路漫漫行,遇“践”你我他
  • 古径调研行,今韵探秘归
  • 古径调研行,今韵探秘归
  • 金融管理学院暑期社会实践团赴丽水遂昌长濂村调研,旨在了解非遗、生态治理、养老服务,为乡村振兴提建议。
  • 07-05
投稿流程投稿须知常见问题积分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