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耀华夏,电亮未来”实践调研团 关于安徽省铜陵市枞阳县太阳能发电情况调研报告
发电厂基本信息:铜陵市下辖的枞阳县坐落于皖江北岸、大别山东南麓,襟江带湖、依山傍水。在枞阳县汤沟镇汤沟河上,一排排蓝色的光伏板整齐排列,正在源源不断地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这座占地约4500亩的光伏电站采用“渔光互补”方式,通过板上发电、板下养鱼,为当地经济发展注入了新动能,该电站于2021年6月建成并网,由阳光新能源公司开发建设。该公司总部位于安徽,业务遍及10余个国家和地区,在“渔光互补”“农光互补”及土地综合利用等领域拥有丰富的项目建设经验,枞阳县光伏电站就是该公司在安徽开发的一系列“光伏+”项目之一。
据介绍,该电站立项之初,设计人员充分考量了光伏发电、村民增收、空间利用、长江水生态保护之间的关系,通过光伏电站建设改善生态环境作为重中之重,因地制宜提出了“渔光互补”建设方案。
发电情况:“光伏+渔业养殖”模式替代了当地传统的养蚌作业模式。如今,水面之上,一座装机容量达260兆瓦的光伏电站不断输送电能;水面之下,鱼类自由栖息繁衍。
在光伏板遮挡下,天性喜阴的鲫鱼膘肥体壮。按25年生命周期测算,这座电站除了养鱼的收益,还能带来约65亿度清洁电力,实现了土地增效、农民增收、环境增美的多重价值。
未来发展态势:近年来“渔光互补”“农光互补”等多种土地综合利用形式,不仅推动了土地立体化增值利用,也为实现“双碳”目标作出了积极贡献。
“漂浮电站”使采煤沉陷区变身“阳光银行”,得益于光伏电站建设项目,废弃土地再利用迎来了新契机。当地的变化不仅体现在富民增收上,由于光伏板的遮挡,减弱了阳光对地表的直射,起到了涵养土壤水分的作用。同时,光伏电站建设方通过采取生态护坡、引水灌溉等措施,进一步稳固了荒山水土,改善了环境,逐渐使荒山恢复了植被。
当前,在“双碳”目标引领下,以光伏、风能为代表的新能源迎来了广阔的发展空间。近年来,自然资源部发布的节地技术和节地模式推荐目录中,多个“光伏+”典型案例入选。
作者:多彩大学生网 来源:多彩大学生网
- 实施乡村振兴 守望美丽家园
- 为寻求新思路,探索新路径,曲阜师范大学“入乡求真”实践队在2024年2月28日赴临沂竹泉村进行了实地调研,助力乡村振兴发展。
- 02-29
- 以乡村振兴 促民族复兴
- 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乡村振兴战略是践行“共同富裕〞理念的重大战略,是心系人民的深刻体现,更是关系全局性建设的任务。为立足乡
- 02-29
- 探究农户居住意愿 助力乡村振兴发展
- 为深入体会乡村振兴战略发展成果,曲阜师范大学地理与旅游学院入乡求真社会实践队以农户代际居住意愿变化研究酑为切入点,于2024年2月
- 02-29
- 乡村振兴逢盛世,深入基层探民情
- 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进程中,乡村振兴这一伟大战略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为响应“三农”工作号召,助力乡村振兴发展,阜师
- 02-29
- 深入竹泉村落中,探访农户居住意
- 在新时代乡村振兴的大背景下,农村无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些变化或多或少地改变了村民们原有的居住生存方式,对乡村居民的居住意
- 02-29
- 竹泉好风光,探访居民意
- 进入新时代,乡村同样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和“三农”工作开展背景下,阜师范大学“入乡求真”实践队于2024年1
- 0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