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池龙山同系乡情 三生三士共研振兴
暑气蒸腾,蝉鸣西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三生三士实践队奔赴龙池头村,开展“小小航天员”特训营和乡村调研实践活动。
特训营开营前夕,《麦香》节目的彩排就给我们当头一棒——不熟练新编歌词、不习惯表演场地、不懂得台风走位、不精于伴奏剪辑——列车轰鸣仍在耳边回响,从五湖四海聚首的队员暂隐焦虑,连夜加急排练。日渐西斜,从村委大楼到隔间小室,从宾馆走廊到前厅空地,从孜孜不倦记诵歌词,到绞尽脑汁编排动作,都是我们“奋进吧 向着明天的美好”的努力证明。求之而后得,为之而后成,我们的辛苦排练换来了8月1日顺利演出,为我们的实践唱响开门红。
接下来的时光里,忙碌与辛苦成为了所有人工作生活的主基调。烈日下汗珠如线,握持相机的双手未有颤抖;寂夜里精疲力竭,记录日程的笔杆不曾停歇。访谈提纲在一次次斟酌与推倒重来的循环中渐渐完善,会议商讨的高声阔论、调研提纲的各抒己见,每晚在房间回荡。在侃侃而谈的间隔中,耳畔时常传来的蝉鸣,才发现夜已深了,望向窗外月光如织,树影交错,疲惫顿时一扫而空,难言的喜悦悄悄从嘴角蔓延到全身,转头看到屏幕里一天实践的印迹和成果,我们难免眼眶湿润,感慨此行不虚。
我们走访龙池头学校,考察村子教育水平的发展变化;参观娲城王婆工厂,思考产业发展在乡村振兴中的地位作用;访谈村干领导,求教龙池头村旧貌换新颜的经验举措;登门入户交流,了解民之所向、民之所系。
我们为“小小航天员”特训营4天的内容精心备课,亲手制作实验器材,手把手带着每位孩子制作水火箭、纸杯飞行器,讲解火箭发动机的原理构造,畅想科幻世界未来星空的模样。在孩子们的欢笑中,我们埋下科学精神和航天梦想的种子,临别之际,我们看着他们童稚的双眼中满含泪水,接过他们递来的零食,谁又能说这段温情不是我们心中最宝贵的财富?
不仅是支教,我们也用一颗真诚的心去做调研。在入户调研中,我们用拉家常的方式与当地百姓拉近距离,逐步从他们口中了解村里生活的方方面面:子女上学、父母养老、民生政策、居住环境、衣食住、文化生活……不仅如此,我们还会分享我们对于改善村子的一些想法,听听他们的见解和建议。以心交心,方能长久;以诚待友,才可相交。我们的真诚不仅换来了孩子们的信赖,也得到了村中百姓的认可。一位队员惊讶于一户人家为什么会如此坦诚的告诉她这么多,得到的回答是人们认为我们是真心诚意地在帮助这个村子,为他们想办法,找点子,出主意。不仅村民,村干部也开诚布公,当一摞摞沉甸甸的资料被毫无保留地交到我们手上时,我们感到的是更为沉重的责任和深厚的信任,以及愈发坚定的信念。
少年意气,总觉得振衣即成千里风幡,瞬目便是万古清流。临行前,我们心怀乡村振兴的宏愿制定一项项调研计划,却也心怀忐忑,不知前路多少荆棘风霜。可当我们真正脚踏这片滚烫的土地时,我们方明白,千回百转只是勇敢者通向山顶的勋章,万千跋涉都因沿途的经历而值得。
青山隐隐,碧水滢滢,三生三士,共研振兴。我们希望未来能够继续保持这份初心和热血,赓续红色精神,聚集力量、调动智慧、挥洒汗水,厚培乡村振兴沃土,以青春之我,担时代之责,真真切切为乡亲们带来幸福快乐。
作者:三生三士实践队 王胤龙 陈宇轩 来源:多彩大学生网
- 振兴乡愁花茂,美丽多彩贵州
- 红色苟坝,乡愁花茂。8月5日上午,由兰州理工大学机电院师生所组成的“路黔行”LUT实践团参观研学了苟坝会议会址过后,下午我们乘坐红
- 09-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