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大学生网,大学生三下乡投稿平台
 

“行于青山间 振兴再向前”——合肥工业大学学子赴昙华乡调研

发布时间:2023-09-12 关注: 一键复制网址
“昙华万仞最高峰,突过秦关百二重。石谷鬼门天险设,云林僧寺地灵钟。小儿叱驭能骑马,老衲安禅可制龙。不为长征游览遍,奚知困苦是山农。”清末进士郭燮熙为昙华所题之词,短短数言,极有概括力地反映了这个居于深山,风景秀丽但困苦的小山村——昙华。

7月11日早,合肥工业大学赴楚雄三下乡团队去往楚雄州大姚县昙华乡进行社会实践活动。团队一行人乘坐着大巴在蜿蜒曲折的道路上缓缓而行,气温随着海拔升高逐渐降低,团队抵达了这个远离尘世喧嚣的小山村。下车时,映入眼帘的是错落有致的平房和整洁宽敞的街道。在接下来的走访过程中,筚路蓝缕而令人动容的昙华乡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灿烂长卷,在青年学子面前缓缓展开。

图为实践团走在昙华乡道路上。杨博凯 摄

天灾难避家乡异,他乡重建谱新篇
 
“现在的昙华社区大部分都是03年地震后国家安置过来的”,当地居民如此介绍道。天灾并没有摧毁昙华人把日子更过得更好的信心与决心。在国家的妥善安排下,昙华人民在当地政府的带领下,凭着十足的干劲与不怕苦、不怕累的拼搏精神,一砖一瓦、一步一个脚印地建造了美丽的昙华。


自然环境容未变,生态宜居换新颜
 
自然灾害的残忍无情并没有改变昙华人民对大自然的满腔柔情。重建家园的过程中,昙华乡人民合理且温柔地利用着当地的自然资源。从高处望去,一幢幢白墙灰瓦的当地特色建筑点缀在青山之中,整座村落与昙华山浑然一体。

“脱离设贫成功后这年几年重石般我们影乡村是越来越漂亮了”,当地一位村民自豪地说,“有道路建边,政府新栽了很多花,路过时看到,心情都会好很多。”昙华乡政府坚信“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推动建设乡村环境,凸显绿色价值。2016年,昙华乡被评为“国家生态之乡”,这份荣誉,表明了国家对昙华乡生态文明建设的充分肯定。
 
产业升级效果好,居民增收欢声笑
 
近年来,昙华乡政府带领村民们抓牢传统优势产业,发展探索新兴产业,铆足力量促进当地居民增收,巩固脱贫规攻坚成果,衔接推动乡村振兴,取得了明显成效。
在传统产业上,组织相关农业技术人员加强实地指导,抢抓节令,通过间作套种、水旱轮作等科学手段促进当地作物土豆,核桃、花椒增产。此外,乡政府拓宽农产品销售路径,向外寻找合适的收购商收购当地农作物,同时,高质量的农作物也吸引了不少收购商前来收购,这是属于当地收购商与昙华乡的“双向奔赴”。
另外,昙华也积极探索发展新产业,为促进昙华乡村振兴开辟路径。在这块被誉为“古彝源地”的土地上,昙华乡积极探索文旅结合,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发展彝族文化相关产业,发展宣传彝族文化。政府采取“公司+合作社+农户”运作模式,组建刺绣协会,邀请彝绣彝剧非遗传承人李素娟坐镇乡文化官,宣传发扬彝族文化。同时,昙华乡政府成功申报国家“AAA”级景区,建设精品旅游线路,吸引着来自大江南北的游客。“人文+自然”的深度旅游模式 以及丰厚的旅游资源成为推动昙华文旅以及相关产业的发展,引领着昙华的经济收入持续增长,开启昙华发展的新篇章。

农业、林业、旅游业与交通,昙华乡政府多项举措并发,切实关注人民需求与期望,想民之所想,解民之所忧,带领着昙华乡稳中向好发展,看着日子一天天好起来,村
民脸上的笑容愈发灿烂。

图为昙华乡政府门口飘扬的五星红旗。杨博凯 摄

结语
挥手告别昙华之际,我们与李副乡长一起在乡政府门前留言纪念。下山的路上,回望昙华乡政府,在这青山与云雾相接的地方,鲜艳的五星红旗正迎风飘扬;旗台上,“为人民服务”五个大字在落日余晖中,迸发出异样耀眼的光芒。

此次昙华乡调研之旅,合肥工业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彝乡逐梦:乡村振兴与传统文化的融合之路”实践团成员们设身处地地了解了昙华乡脱贫攻坚的努力,也切实感受到了当地脱贫攻坚的成效之显著。看着昙华乡群众与政府工作人员忙碌的身影,感受着他们对美好生活的期待与热情,实践团成员纷纷表示,会在接下来的学习过程中提高自己的综合能力,争取早日在壮美的中国大地上更好地施展自己的才干,谱写自己的青春华章。

图为实践团与昙华乡工作人员在乡政府内合影。徐章栋 摄
 
 
作者:杨博凯 来源:合肥工业大学机械工程学院 杨博凯
  • 臧军贻:第一书记,踏实为民
  • 为追寻红色精神,传承红色基因,中国石油大学(华东)高密红色文化实践队成员于8月24日采访了退伍老兵,现高密市苑上村第一书记臧军贻
  • 09-12
  • 王善廷:英雄未老,精神永盛
  • 在建军节来临之际,为追寻红色精神、传承红色基因,中国石油大学(华东)传承高密红色基因实践团成员有幸寻访到参加过抗美援朝战役的老
  • 09-12
  • 传承红色回忆,寻访老兵故事
  • 老兵精神是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尽管硝烟已经散去,但这些老兵应该被历史铭记。为了传承红色回忆,寻访老兵故事,实践队员来到了抗美援
  • 09-12
  • 寻觅红色足迹,铭记革命英雄
  • 为了探寻红色记忆,传承革命精神,2023年8月31日,传承高密红色基因实践队前往第一站——高密市革命烈士陵园,在这里我们学习革命先烈
  • 09-12
  • 传承发扬革命精神,参观高密市博物馆
投稿流程投稿须知常见问题积分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