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刘怡婷 摄影:陈锐、叶华、赵昱茹、喻子嫣)7月12日下午,华中农业大学赴武汉禧乐儿童康复中心暑期社会实践团在中心举办“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挂牌仪式。武汉禧乐儿童负责人肖涵、动物科学技术学院、动物医学院辅导员高宏铭以及五名实践团成员共同参加。【图1】
肖涵对华中农业大学关心支持中心工作表示感谢,他指出,特殊教育始终是党和政府高度重视和关心的一项民生事业。党的二十大进一步提出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强化特殊教育普惠发展”,华农学子长期组织参与中心的各项工作,为中心的自闭症儿童了带来爱与支持。
实践队队长刘怡婷表示:“在实践期间,中心的各位老师以他们的身体力行告诉我们,不管未来驶向何方,总有这么一群人为之夜宿晓行,希望我们的努力能让,让“摘星星的孩子”被社会看见,被大众接纳,被善意包裹,我们也坚信,在我们乃至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下,特殊儿童也能摆脱阴霾,像正常孩子一样在蓝天下玩耍。”
在挂牌仪式结束后,中心负责人肖涵老师向队员们逐一介绍中心的概况:“武汉禧乐是一家专注儿童康复、教育、早期康复于一体的康复机构,专门从事自闭症儿童和智障儿童,智力低下儿童、智力广泛的发育迟缓、学习障碍、语言障碍、行为问题障碍儿童的康复训练和教育。中心为孩子开设了特色教学、融合教学、生活辅导课程、快乐感统等教学模式和制定个性化康复训练方案。中心自2004年成立至今已经成功帮助三、四千名孩子。”
在参观集体授课教室时,孩子们热情地向队员们打招呼。孩子们的脸庞或青涩稚嫩、或成熟懵懂,身量不一的孩子们挨挨挤挤的聚在并不宽阔的教室里。有的孩子五六岁的年纪尚且口不能言,却热烈的挥手拍掌,有的孩子十五六岁却仅能婴孩般牙牙学语,吐露出模糊的音节问好。依依临别时孩子们扬起烂漫的笑脸,深深触动着每位队员的心灵。
“很多孩子因为认知障碍,无法感知这个世界,却从来不吝啬向每一位陌生人释放善意,每次孩子甜甜地向我问好,一声声‘老师早上好’、‘老师再见’,都能让我心生暖意,一整天的疲惫也一扫而空了。也正是孩子们无邪的笑脸,让我深感做些什么的必要性。”队员喻子嫣感慨道。
“在中心这段时间的志愿工作,我发现有很多难题亟待解决。”队员赵昱茹谈到,“比如中心人才短缺且人才留存率非常低。在与草莓班的指导老师冯林晚的交流中,我得知中心现在有100多个小朋友,其中大部分只是来上个训课,四个班级平均每个班有七八个小朋友,但只有二十多个老师。如果有老师出差培训,甚至可能有的小朋友的个训课都只能延后,没有其他老师有空代上。除此之外,像钢琴老师一个月换三四个都是常态。专业师资数量不足且流动性大,究其背后原因有很多方面,比如政策待遇不高、与普通教师相比成就感低、社会大环境对特殊儿童的关注度不足等,我们需要做的事情还有很多。”
据悉,我校动科动医学院与武汉禧乐儿童康复中心后续将开展一系列公益活动,动员广大华农学子通过实践帮助特殊儿童学习成长,深入了解特殊教育的现状,宣传科普特教事业面临的艰辛与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