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大学生网,大学生三下乡投稿平台
 

我讲得了水调歌头,却讲不好苏东坡

发布时间:2023-09-02 关注: 一键复制网址
我讲得了水调歌头,却讲不好定风波
笔者:梦起江宁队员,苏东坡诗词风韵主讲人姜允涵
梦起江宁”是一个由东大在校学生组建的,志在探索“文旅教”融合,参与江宁织造博物馆工作的暑期社会实践团队。团队成员以志愿者的身份参与社教活动组织等工作。在这一过程中创新工作形式,利用所学专业知识,发挥想象力,为博物馆工作带来青春活力。由项目小组成员独立完成两场社教活动的举办,在原有讲解+手工活动的单一模式中融入游戏、手工、美术等多种形式,丰富博物馆活动。
一、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这一场社教活动的主题是苏东坡。我和队友婧如选了三首东坡诗词,意欲以苏东坡三首不同境界的诗词,搭配着苏东坡的人生经历,带领小朋友们感受苏东坡的人格魅力与精神品格。我们讲《饮湖上初晴后雨》,尝试以不同角度欣赏西湖美景,也树立一个为民请命,疏浚西湖的太守苏轼形象。
我们带着小朋友朗诵《水调歌头·丙申中秋》,想象一个月下独酌的孤寂词人,思念远方的亲人。我尝试着,把东坡词在一个并不遥远的中秋带给我的慰藉,传递给小朋友们。希望这首词,能够让他们在有朝一日面对着人世间的悲欢离合时,不那么孤独。小朋友们的眼神告诉我,他们不懂何为“此事古难全”。但我希望能够在他们心中种下一颗种子,或许终有一日,他们也会与苏东坡产生某种共鸣,让这堂课真正在他们心中活起来。
 
二、长恨此身非我有 何时忘却营营?
《定风波》一词,讲到苏东坡在沙湖道上遇雨,雨具俱去,不觉狼狈,仍吟啸徐行。这首词表现出苏东坡的肆意洒脱,随性旷达。他在面对了人生的风雨后,依旧热爱生活。可面对“一蓑烟雨任平生”的旷达境界,多一分描摹破坏意境,少一分勾勒难以解释。我的讲述是解构美的,我这样认为。有愧于孩子们的专注,我无法带他们深入感受“定风波”意境美。我讲不好定风波,归根结底是无法成为苏东坡。
苏东坡有词,“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黄州的苏东坡,经历了人生的巨大挫折,心态由入世向出世转变。有学者这样评价,他能够将苦难的世俗人生进行审美化的处理,于苦难中寻求乐趣,于现实中寻求解脱,将凄苦化为愉悦。他的诗词安而不乐、超然物外,有着独特的旷达之风。
而当今,我们被红尘滚滚裹挟着,满心的学业前途,功名算计,与苏东坡的境界想去甚远。我们都在做有好处的事情,却很少静下心反思自己想要做什么,想要成为谁?也曾尝试着看淡名利,但终究还是不能脱俗。也会遗憾,自己的身躯不归自己所有,什么时候才能忘记营营算计呢?苏轼躬耕东坡不改其乐,试问当今你我又有谁能做到?我不懂苏东坡。我无法成为苏东坡。自然无法讲清楚定风波。
 
三、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婧如说,我不是苏东坡。确实,我们都不是苏东坡。你我都没有“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的豁达。你我不能超然物外,脱离世俗,不理一切的功名利禄、蝇营狗苟。我们都是存在于渺渺世间的沙鸥罢了。但成为不了苏东坡又能如何?我们注定成不了苏东坡,只能成为我们自己。我们无法潇洒的肆意长歌,只能在有限的框架下追求着一些生活的诗意,去读诗、去看展、与知心的朋友相处,去做喜欢的社教活动。
我想,这场社教活动甚至于我们的整个项目,不单单会给孩子们一些启发,也是对自己的治愈。在博物馆的这些日子,向博物馆的老师学习,与我的队友们交流,其实都是在不断找寻自己。找寻一种能够使快乐与意义相容的生活方式,找寻一种既有乐趣又有成绩的工作方式。更重要的是,与这样的庸俗世故的自己和解;迎接山头斜照,看到生命中的诸多种种皆为景致。愿终有一日,回首相望,也无风雨也无晴。
 
作者:多彩大学生网 来源:多彩大学生网
  • 重走长征路,青春心向党
  • 重走长征路,青春心向党
  • 长征精神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是高校育人的重要思想武器,在新时代背景下运用好这一育人载体,将长征精神传承到大学校园中,践行社会
  • 09-02
  • 重走红色足迹,赓续革命精神——以川滇黔红色文化圣地为中心
投稿流程投稿须知常见问题积分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