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大学生网,大学生三下乡投稿平台
 

东南大学社会实践小组赴云州区调研黄花产业

发布时间:2023-08-29 关注: 一键复制网址
 近日,由东南大学在校学生组成的“云州阡陌行”团队来到大同市云州区,围绕特色产业助力乡村振兴、黄花多元产业链构筑等课题展开调研。
    黄花又名萱草、金针菜,是云州区的特色农作物。近年来,这个区将黄花作为主导产业推动县域经济发展,在带动百姓增收、助力乡村振兴方面取得突出成绩。2020年5月11日,习近平总书记视察云州区有机黄花标准化种植基地,指出“希望把黄花产业保护好、发展好,做成大产业,做成全国知名品牌,让黄花成为乡亲们的‘致富花’。”全区干部群众牢记总书记嘱托,提速黄花产业化建设,走出一条区域化布局、规模化扩张、产业化运作、标准化生产、品牌化营销的发展之路。
7月10日一早,云州阡陌行团队全体成员来到了大同市云州区西坪镇下榆涧村的有机黄花标准化种植基地。
驶进下榆涧村,一片金黄色的花海在车旁悄然掠过,田间地头,农民们热火朝天辛勤地采摘着黄花,他们的汗水和努力在这片土地上交织成了希望和丰收的画卷。
农田边的公路上,一辆辆装满新鲜黄花的车辆从这里驶过,满载着丰收的喜悦,驶向脱贫致富,再创辉煌的新起点。那晒场上金灿灿一望无际的金针,既是党和政府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制胜法宝,也是农民,奔向美好幸福生活的信心底气。
路旁一块扶贫标语牌格外引人注目:“莫道农家无宝玉,遍地黄花是金针。”这句标语见证了特色农业引领小康路的辉煌历程。
在村里的党群服务中心门前的广场上,朝阳初生黄花灿,云州七月人倍忙。党群宣传栏至今仍见证着习近平总书记当时来大同县调研时的期许:实干走出脱贫路,金针开出致富花。勤劳朴实的云州区人民,牢记习总书记的嘱托,筚路蓝缕,以启山林,躬耕阡陌之间,拔穷根,摘穷帽,种黄花,奔小康。据采访村民所说,如今每亩黄花产值可达万元以上,黄花真真正正成为了乡亲们的致富花。
团队成员踏上了习近平总书记曾经走过的栈道,眼前的黄花长势喜人,已经及到了人的腰部,每株黄花都有至少5-6朵黄花的收成。团队成员进行了关于黄花株高行距以及种植密度等数据的测量,同时进行了土壤取样,为后续研究取得第1手资料。
在进行完基本调查之后,团队对当地的农民进行了采访,了解到了关于黄花的种植、采摘概况以及黄花的收成的相关信息。
晾晒场边设有现代化的锅炉,用于(蒸制)粗加工新鲜采摘的黄花,通过蒸制可以使黄花更容易保存,更大程度上的保留住黄花的营养成分,同时还可提升黄花的口感。团队成员也亲自动手,帮助农民进行了鲜黄花的粗加工装箱工作。
    万亩黄花如绿海,丰收时节颂小康。调研中,云州区黄花产业发展的勃勃生机和干部群众齐心实干的精神面貌给同学们留下深刻印象。本次活动中实践团队走进田间地头,和农民一起采摘黄花,参观黄花初加工全过程,参与农民鲜黄花打包运输等环节的工作。通过调研,整个团队直观感受到特色产业对于农村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作用,真切体会到富民产业给百姓生活带来的改变。
 
作者:田思诚 来源:多彩大学生网
  • 童心同行最新动态支教进行时
  • 循迹旧址觅初心,淬炼青春凝真知
  • 少年有山海,童心向未来
  • “医”心为民
  • “医”心为民
  • 暑期社会实践是大学生认识社会,接触社会、实践自我,锻炼自我的一个平台。而医疗服务则是作为医学院学生的实践内容里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 08-29
投稿流程投稿须知常见问题积分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