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江寻址”第二站——老虎山炮台遗址
【安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6月30日讯】(通讯员:张凯)
“踏江寻址”第二站——老虎山炮台遗址
安徽师范大学“踏江寻址”赴长江下游海防遗址调研团队老虎山调研考察顺利进行。
为进一步考察南京地区的海防遗址,了解现代社会遗址的保护和开发情况,6月29日,安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赴长江下游海防遗址调研团队在队长朱蕊同学的带领下前往南京市鼓楼区老虎山炮台遗址进行调研考察。
6月29日清晨,团队成员开始了踏江寻址的第二程——老虎山炮台遗址。在实践开始之前,团队成员查阅了许多关于老虎山炮台的文献资料,了解到了一些关于老虎山的信息:老虎山是幕府山山脉的分支,民国时期幕府山地区共有炮台11 座,其中前4座炮台位于老虎山,第五至第十一炮位与军营本部位于幕府山,民国时期称之为幕府山要塞。现存遗址均位于老虎山,2018 年录入鼓楼区不可移动文物名单,名称定为老虎山炮台。幕府山与老虎山的 11 座炮台均位于山顶与山脊处,呈线状排列,平行于长江江岸。军营本部位于幕府山与老虎山之间山谷低洼处,规模略大于乌龙山,共有官长室一座、士兵室四座,另有军装库、大药库、子弹库、厨房等辅助用房。炮台建筑与乌龙山类似,同样为双层结构,房间种类也基本相同。
上午九时许,团队成员分组乘坐出租车前往老虎山炮台遗址。据当地出租车司机介绍:“早些年老虎山炮台是没有被保护或者开发的,可以在上面随意玩耍,是孩童的乐园,但是近年来老虎山就逐渐荒芜了,老虎山炮台也很少有年轻一辈的南京人知道了。”
团队成员来到老虎山脚下后,发现这里一片荒芜,植被非常茂盛,以至于找不到一条明确的路来上山。于是团队成员便开始向在山脚下活动或者路过的老一辈南京市民求助,在南京市民们的热情帮助下,终于找到了一条能够上山的小路。同时在与市民们的对话中,团队成员也了解到,当地政府有开发保护老虎山炮台遗址的意图,但迟迟没有落实。
沿着崎岖的小路,团队成员向山顶前进。沿途除了发现了一块白色的牌子,上面写着“军事储备营区”外,就只剩下荒草树木和几户人家,完全不见炮台遗址的踪迹。直到走到树林最深处,终于发现了老虎山炮台的隧道入口。但是由于年久失修,加之山上可能有蛇虫之类生物,出于安全考量,团队成员并没有继续深入探索。
老虎山调研活动顺利结束,展望接下来的调研工作,团队成员满怀热诚,将无限的热情投入到调研中去。
安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 长江中下游流域海防遗址本科生社会实践团队 责任编辑:赵璇 张凯
作者:张凯 来源:多彩大学生网
- 发挥农业特色优势,奏响乡村振兴之歌
- “自秦人取蜀而后,始有茗饮之1事”,圣水茶场位于“中国高香型生态绿茶之乡”竹山县,圣水茶文化代代相传、生生不息。2023年7月29日,
- 08-28
- 溯革命之路,燃青春之歌
-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革命英烈需被铭记,为学习张振武“热爱祖国、勇于担当、无私无畏、奋斗不止”的革命精神,湖北汽车工业学
- 08-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