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大学生网,大学生三下乡投稿平台
 

竹杖芒鞋探忆,红色岁月赓续

发布时间:2023-08-27 关注: 一键复制网址
2023年8月20日,为探寻抗美援朝历史,传承红色记忆,南京财经大学会计学院“探忆—筑梦实践小分队”以“传承红色记忆,赓续红色血脉”为主题动身安徽宿州、江苏盐城和黑龙江哈尔滨,以线下采访的形式展开社会实践活动,多角度还原那段记忆深处的峥嵘岁月,传承红色基因,践行初心使命,深入了解抗美援朝的精神内核。
铁军忠魂纪念馆中寻历史
“冲锋!”恍惚间,江苏盐城新四军纪念馆门前的“吹响冲锋号”雕像一下将我拉回了那段战火纷飞的岁月。斑驳的黄土墙前高举的手臂,仿佛刺破夜幕的第一抹黎明,倾泻向无垠的大地。绕过粉墙黛瓦,映入眼帘的是抗美援朝时期的文献资料与战士们的武器衣物,象征着无数不屈的灵魂在历史中高声发出不竭的呐喊,引发着一轮又一轮精神的共鸣。
在灯光下,我细细端详,感受着历史的温度,意识到这些是历史留下的印记,一个又一个红色手印仿佛一声又一声的冲锋号,穿透时间与空间的阻隔,展示着中华民族不屈的勇气,那份爱国情怀仍然在茫茫岁月中闪耀着光芒,那段时光虽然已经过去,但这样璀璨的精神力量却能鼓舞一代又一代的青年人爱国爱党,自立自强,这段历史中蕴含着的精神文明是无价的。

我望着那斑斑锈迹闪烁着冷硬的光泽,枪炮寒光,是不屈的象征。回望参观纪念馆的经历,一切仍历历在目,那些印记与符号仿佛穿梭时空与我见面,历史的厚重感扑面而来。第一次切实深刻了解了曾经课本上文字背后的种种往事,我恍然升起了一种真实感,仿佛曾经的知识在现实中脚踏实地地真正与我会面。与历史碰撞的感觉使我更能与当时的青年战士共情: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不辱使命大庄镇里忆往昔

八月的微风穿过僻静的小巷,草木葳蕤的时节,我到达了这个并不繁华的小镇,谁也不知道,这里住着一位默默无闻的英雄——抗美援朝老兵朱士财。
浅金的阳光探进这方小小的院落,在这平平淡淡的一隅,蒲扇摇晃,那是记忆的回响。战场是残酷的,无情的战火吞噬了无数鲜活的生命,只有了解了生离死别的悲怆,才更加能体会到和平的弥足珍贵,这份无数人献出一切才换来的和平值得我们每一代青年人为之努力奋斗。
我感受着风中的丝丝暖意,更觉此刻的幸福并非朝夕可得,这是无数代青年人在从前的岁月里无数次负重前行的结果,我们应为赓续红色精神、建设更美好的祖国献出青年人的力量。
如铁信念双城区处探前尘

“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深深镌刻在记忆中的歌声随着徐和老人的低唱在哈尔滨双城区的夏日重新萦绕耳畔,勾起往日旧时光。
记忆再次闪回到那个年代,我仿佛回到了当年心怀护国大志的青年慷慨参军、毅然奔赴战场的场景。
回望着,感受着。我凝视着当年的军功章,如同凝视着一个时代,它们仍一尘不染,熠熠生光。望着老人平和而坚毅的面庞,我万般感慨:志愿军是一支具有铁一般信仰、铁一般信念、铁一般忠诚、铁一般纪律的部队。一个“铁”字振聋发聩,民族气节如磐石般坚硬,如钢铁般不折。
基因传承缅怀途中续薪火
抗美援朝中牺牲的革命先烈们是民族的脊梁,是国家的先锋,其丰功伟业永垂不朽,其浩然正气万古长存。
这个夏天,我们轻装上阵,跨越千里寻访曾经出现在历史进程中的无数记忆碎片,与历史面对面的过程,也是知史爱党,知史爱国,洗涤灵魂,荡涤心灵的过程。
去聆听,去铭记,去传承;去崇尚,去学习,去成为。我在采访和参观的过程中,也一同深深感受了那段峥嵘岁月,进一步坚定了为国效力的想法信念。
曾经的历史记忆,在五千年文明长河中大浪淘沙,不改本色;寻访历史,溯源记忆,更觉红色是血脉里永不褪色的赤诚。
薪火相传,百代不衰;清澈的爱,只为中国。(通讯员 高明皓)
 
作者:高明皓 来源:南京财经大学会计学院社会实践活动
  • 三下乡|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管理学院赴陕西省107个区县农村妇女
  • 发挥农业特色优势,奏响乡村振兴之歌
  • 溯革命之路,燃青春之歌
  • 溯革命之路,燃青春之歌
  •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革命英烈需被铭记,为学习张振武“热爱祖国、勇于担当、无私无畏、奋斗不止”的革命精神,湖北汽车工业学
  • 08-28
投稿流程投稿须知常见问题积分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