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大学生网,大学生三下乡投稿平台
 

“三下乡”助力农业发展,“四步走”促进乡村振兴——大连理工大学建艺学院“智慧助农,以心筑梦”社会实践团暑期活动纪实

发布时间:2023-08-27 关注: 一键复制网址
为了响应政府号召,关注乡村振兴工程,关心农民子弟,大连理工大学建筑与艺术学院“智慧助农,以心筑梦”社会实践团开展“三下乡”主题实践,以“强国有我,青春有为”为主题,坚持问题导向、科技导向、品牌导向,助力大连当地农业发展,通过“以学铸魂、以行促干、以讲增智、以智惠农”四步走,以理论学习、实地调研、学术研讨、科技研发等形式,为促进乡村振兴贡献青春力量。

图为实践团成员在大连市普兰店农业生产基地合影(封面图)
实践初准备——学术沙龙
为强化朋辈影响,形成科研助农合力,实践团队面向大连理工大学全校师生,主办“‘凌碳’智能微生态全自动种植”学术沙龙活动。
2023年7月6日晚18:30,“凌碳”智能微生态全自动种植学术沙龙在大连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B312拉开帷幕。团队成员张昊男作为“碳凌禾”智能种植团队的创始人之一,向现场同学介绍了该项技术的研发背景、研发过程、所获成果。“致力于解决农作物生长依赖土地环境、气候环境的市场痛点,为农业市场提供随时可种植、随处可安放的智慧农业种植解决方案。”在详细讲解之下,现场每一位参与者都深入了解了智能微生态全自动种植技术,实践团的各位成员也更加深入的了解到了本次暑期实践的核心技术。
学术沙龙现场,团队向观众展示了目前团队已经取得的种植成果,并邀请观众品尝智能种植柜培育出的新鲜蔬菜,让观众亲身感受智慧种植带来的便利与优势。

图为学术沙龙现场实践团成员讲述智能微生态农业柜设计方案
实践培训会——大工风采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重实践”的要求,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论述,大连理工大学建筑与艺术学院“智慧助农,以心筑梦”社会实践团一行15人,在孙嘉成老师的带领下,开展了“去下乡 去基层 去一线 在学思践悟中涵养清澈纯粹”暑期社会实践培训会。
2023年7月12日下午,暑期社会实践培训会在大学生活动中心如期举行。实践培训会由孙嘉成老师主讲,各个实践团队积极参与。本次培训会旨在帮助同学们更好地了解与掌握暑期社会实践的相关细则和研究方法,保障同学们的安全,规避实践中可能遇见的问题。
以思想理论为帆,专业知识为桨,孙嘉成老师表示,“行事要谨慎,有所为,有所不为,不要心存侥幸,不要忽视安全问题。要善于借助指导老师的力量,在学中做,在做中学;鼓励同学之间积极进行切磋,通过线下会议‘打磨’出更优秀的成果。行稳致远,志在青云。在保证自身安全的前提下,稳步前进。不仅能达到团队理想的成绩,还可以用实践助力地方发展,以青春力量展大工风采”。

图为培训会现场
实践在路上——基地调研
为学之实,固在践履。东北地区冬季农业生产受温度影响不能维系,东北地区百姓冬季菜蔬饮食面临涨价问题,同时因水热条件不佳,绝大多数热带水果不能在北方种植,运输、贮存等成本也潜移默化地使相关农产品的价格上涨。为探访、解决相关问题,大连理工大学“智慧助农,以心筑梦”暑期社会实践团队重点访问了普兰店某火龙果种植生产基地。
2023年7月13日上午7:00,“智慧助农,以心筑梦”暑期社会实践团赴大连市普兰店农业生产基地调研,重点询问了农作物(火龙果)种植、基地生产模式、植物最佳生长条件等相关事宜。
在此次调研中,该生产基地内主要负责人向实践团成员详细讲述了火龙果种植所需的作业条件。据悉,该生产基地主要采取大棚作业,在北方温度较低的环境下可以利用大棚保证热带水果生长所需温度和湿度,同时棚内也可以为火龙果生长提供相对独立的环境,减少病虫害的发生。此外,该生产基地每个塑料大棚都配备两名作业人员,负责观察火龙果的生长状态并进行施肥、灌溉等工作。该农业生产基地所使用的肥料为火龙果花发酵而成的酵素,并且在大棚中也会放养一些公鸡防止火龙果虫害,整个生长过程天然无公害。
在与生产基地工作人员的交流过程中,团队成员获益匪浅,掌握了许多关于火龙果生长种植的知识。并且在工作人员的盛情邀请之下,实践队员们共同品尝了该生产基地种植的火龙果,其颜色、味道、口感获得了团队成员的一致好评。

图为生产基地大棚内火龙果生长情况
实践进行时——精准问题
通过对普兰店农业生产基地的调研,实践团成员掌握了火龙果生长和种植的相关知识,同时也挖掘出人工种植火龙果所面临的一些困境:温度掌握不精准,人力耗费以及受天气影响,大棚可能会遭受损毁等问题。于是团队据此提出应用数字化手段助农、利农的想法,向基地工作人员介绍了蔬菜的水培技术的具体原理、特有优势,同时也介绍了团队研发的VegeSense智慧农业柜的优势 :算法精准控温,人力耗费小;室内生长,受环境影响较小;绿色环保污染小,环境友好。生产基地工作人员对此很感兴趣,并与团队成员针对智慧农业柜进行了充分的交流。

图为团队老师与基地工作人员交流
实践进基层——智慧助农
为响应国家科技兴农号召,推广立体种植,节约土地资源,利用先进农业技术提高农产品质量和产量,打破农业生产的时空壁垒,实践团队应用数字化手段助农、利农,研发智慧自动化种植技术,推出智慧农业种植柜。
种植柜有着完善的智慧生态种植系统,它通过智能化的植物生长监测系统、精准的调控技术以及灵活的种植结构,实现了生产效率的提高和资源利用的最优化。此外,种植柜能进行生产环境的全方位监控,即采集12种环境指标数据全方位、多角度、大量程、高精度实时监测作物生长状况,并利用植物生长周期自动调节微生态环境,力求打造适宜的生长环境,与此同时,以独家秘制的植物营养液作为辅助,保障作物纯天然无公害。

图为种植柜内植物生长情况
“快来看我们新架设的智能种植柜!”辽宁省大连市普兰店区大刘家街道洼子店村,在大连理工大学“智慧助农,以心筑梦”实践团的支持下,农户李大爷家中新架设了团队自主研发的垂直农业种植柜,有效解决人工种植环境温度控制不精准的问题,李大爷正翘首以盼,通过智能化技术提高作物产量。
团队将针对目前农业生产困境进一步优化智慧种植系统,将智慧助农落到实处,向农村地区推广先进水培技术,为农民提供技术指导,推广种植柜,助力东北地区菜蔬、水果供应,为农业生产提供新方向。
以学铸魂,弘扬实践精神;以行促干,锤炼实干品格;以讲增智,凝聚创新合力;以智惠农,助推乡村振兴。智慧助农,以心筑梦,大连理工大学暑期实践团队用实际行动助力农业生产,用创新技术促进农业进步,为新时代农业发展贡献智慧!
 
 
作者:“智慧助农,以心筑梦”社会实践团 来源:原创
投稿流程投稿须知常见问题积分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