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路同行,筑梦郎溪
七月的阳光是炽热的,巢院的我们是热烈的。在这个七月,一群十八九岁的少年聚集在一起,想要为“乡村振兴”战略贡献自己的力量。2023年7月3日,我跟随巢湖学院青志联的“筑梦郎溪,巢愿共绘”之郎溪社会实践团一起来到了宣城市郎溪县开展了为期3天的社会实践调研学习活动。炎热的盛夏和那三天宝贵的学习经历一同深深的烙印在我的心里。三天的时间虽然短暂,但是我们的调研却充分而有意义。
对于这次“三下乡“活动我是充满着我期望的。虽然这次三下乡活动的时光很短,但在队长的带领之下,我们队员每个人都过得充实而又有好处。在每项活动中都能体现出我们大学生的做事风格。我这次活动使我意识到“乡村振兴”是国家政府实实在在在为老百姓做的事情。《荀子·王制》中有一句话“水则载舟,水则覆舟”,所以“乡村振兴”是一个正确的,长远的国家发展战略,值得我们深入学习和理解。
调研的第一站就给我留下来了很深的印象,我们去的是阳力家庭农场。这是一家现代化程度较高的一家个人农场,主要经营大米的生产加工。中午的温度是极高的,调研团成员仍进入田间地头实地考察感受,没有人喊苦喊累,即使大汗淋漓。这家农场就是“乡村振兴”的一家典型的受益企业,从农场的成立到现在的独立生产,受到的郎溪县政府的大力支持,比如政策支持,技术帮扶等等,让阳力农场可以更好的生产和发展。
社会上常常说到现在的年轻人太浮躁,向往大城市的灯红酒绿而不愿意扎根农村。现在在我看来并不是这个样子的。我们实践团还去到了安徽省康龙农业开发有限公司,进行了一个实地考察和采访,公司的90后负责人姜旭带领我们参观了他们公司油茶的生产车间,并且一一为我们介绍其生产流程和产品。他向我们介绍说,他们公司的员工年龄正在朝着年轻化,很多的年轻人在“乡村振兴”战略的号召下更愿意返回自己的家乡,在家乡当地的岗位上用自己所学习到的知识和技能为自己的家乡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身为当代大学的我们,在不久的将来,我们也需要步入社会,需要生活,需要发展,需要为社会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和力量。所以,从现在我们就不能去过着一个“摆烂”的生活,而是应该更加明确自己的目标和理想,坚定自己的信念,努力把自己的生活过得更加丰富 更加的有意义,让自我能力变得更高,让我们在未来步入社会之后可以更加有信心有能力。
我们的人生是一段路,时而坎坷,时而沿途风景独好。它告诉了我,没有人的前进道路是平平稳稳的,即使是河中穿梭航行自如的船只也难免颠簸,因此生活受伤难免,失败跌倒错过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因此而一蹶不振,失去了人生的方向。只要你没有因此失去方向,你就会欣赏到独特的风景。
任重而道远!我们应该充分武装自己的头脑,把握好社会实践和学校实习的机会,多积累经验,只有这样才能为我们国家的“乡村振兴事业做出自己最大的贡献,让我们国家更加繁荣昌盛,人民都能过上健康幸福的生活。
作者:张鑫斌 来源:多彩大学生网
- 华师学子三下乡:玩转国学,传华夏文化
- (通讯员:冯伊婷 曲佳钰)“文以载道,文以化人。” 国学传承了几千年的中华文化精华, 是东方文明的瑰宝,在世界文化中具有
- 08-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