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大学生网,大学生三下乡投稿平台
 

追赤仰望队——千里赴井冈 筑牢新时代青年红色井冈情

发布时间:2023-08-27 关注: 一键复制网址

奋斗新时代,奋进新征程。在井冈山这片红色的热土上,中国共产党人建立了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此次伟大的实践所孕育的井冈山精神,烛照着中国革命一步步迈向成功。为弘扬井冈山精神、赓续红色血脉,做红色文化传播者。2023年8月,广东海洋大学追赤仰望队以实际行动走进全国青少年井冈山革命传统教育基地,开展2023年“井冈情·中国梦”全国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专项活动。
 
千里赴井冈山 铸赤诚旗帜信仰
——跨越千里的升旗仪式
2023年8月13日清晨,广东海洋大学追赤仰望队队员与中央司法警官学院信风·藏蓝星火实践团队队员共同合作组成一支国旗护卫队,圆满完成了一场升旗仪式。
队员们满怀对五星红旗最诚挚的信仰,感悟井冈山精神,让爱国主义的红色基因在对井冈山的热情中缓缓流淌。庄严的《义勇军进行曲》响起,鲜艳的五星红旗迎风飘扬。来自全国各地的28个高校、30支团队、330余名师生肃穆挺立,目不转睛地注视着冉冉升起的国旗,唱响国歌。国旗护卫队队员退场后,主持人宣布升旗仪式圆满结束。

图为实践队员参加升旗仪式活动

图为实践队员参加升旗仪式活动
讲好井冈山故事 用井冈山精神铸魂育人
——《井冈山斗争与井冈山精神》专题学习
在《井冈山斗争与井冈山精神》专题课程学习过程中,授课老师以四个发展时期:初创时期、全盛时期、曲折发展时期以及后期斗争时期为时间线贯穿向实践队员们全面讲述了井冈山的斗争精神。授课老师的一个个简短的故事介绍,一字一句中都向实践队员们展现出革命烈士无比坚定的革命信仰。
为传承好、发扬好井冈山精神,实践队员们充分运用自身所学,学以致用、学用相长,将自己了解到井冈山故事进行现场分享,以小讲解员的角色讲好井冈山故事,以实际行动争做红色精神的传播者、红色基因的继承者。

图为实践队员认真听讲
砥砺前行 艰苦奋斗创新篇
——学编红军草鞋,发扬“草鞋”精神
课程伊始,指导老师以一个简单的汉字“屝”向实践队员们详细介绍了草鞋的由来。.一双简单朴素的草鞋,记载了无数革命先烈的英雄事迹。通过学习编织草鞋,实践队员们在“知史、学史、懂史”的氛围中如同身临其境般感悟到那段艰苦困难的岁月,深切领会了艰苦朴素的“草鞋”精神,更加明确作为新时代青年应当传承好、发扬好“草鞋”精神,让“草鞋”精神在新时代发扬光大。

图为实践队员学编红军草鞋 
寻红色记忆 筑青春之梦
——“三湾改编”主题学习
课程以“三湾改编”经典事件为主要学习内容,采用互动型的“情景教学”模式,将历史教学与互动教学有效融合,与实践队员们一同在丰富多彩的知识课堂中那份寻找属于井冈山的红色记忆。
在理论学习的过程中,授课老师介绍了三湾改编的来由开始以及这一重大历史事件的 意义。在互动学习的过程中,实践队员们团结合作,齐心聚力共同顺利完成设计口号,制作班旗,共唱班歌的团队任务。
学思践悟,坚定信仰。此次三湾改编学习课程中,实践队员们在学习过程中感悟到井冈山的红色精神,以此筑牢理想信念之基,积极将井冈山精神运用于实践中,展现广海学子的青年风采。

图为实践队员参与课堂讨论  

 图为实践队员制作队旗
追寻革命足迹,体验红军的苦与乐
——化身“急行军”,学做红军饭
在井冈山黄洋界东北面的山脚下,实践队员化身“急行军”,背上红军包,同心同力爬上高坡陡峰,走过泥泞山道,在这条羊肠小道上重走革命先烈留下的光辉足迹。
实践队员在“团结就是力量,团结就是力量,这力量是铁……”的歌声中,不知不觉便走到了地处黄洋界脚下的马源村。走过红军路,队员们唱起了《农友歌》、《毛委员和我们在一起》、《映山红》等红歌,唤醒了红色记忆,筑牢了精神之基,愈加铭记先烈们的革命精神和热血气概。
唱完红歌,实践队员着手制作红军餐。队员们就地取材,各司其职,烹饪出一桌的红军菜。看着陆续上桌的道道菜肴,实践队员在享受“自己动手丰衣足食”带来的喜悦和成就感的同时,也深深尝到了井冈山革命时期红军物质上的艰辛,再想到战士们即便在这样的环境下依然表现出来的乐观精神,就更加明白现在的幸福生活有多么来之不易!

图为实践队员重走红军路

图为实践队员制作红军餐
穿越历史云烟 走进革命摇篮
——参观大井村、小井红军医院
穿越历史云烟,实践队员们跟随基地授课老师的步伐,首先走进了井冈山大井村,一同瞻仰伟人故居,参观革命旧址,从艰苦卓绝的岁月中汲取奋进的力量。随后,授课老师带领着实践队员来到小井红军医院,向实践队员详细介绍那段战火交加时期困窘的医疗现状。实践队员神情略显凝重,以肃穆的注目礼向镌刻着革命先烈英雄事迹的青铜雕塑表示崇高的敬意,并表示新时代青年将肩负重任,生逢盛世,当不负盛世,以吾辈之青春,守护盛世之中华。

图为实践队员参观小井红军医院

缅怀革命先烈 传承井冈精神
——瞻仰井冈山革命烈士陵园
天地英雄气,千秋尚凛然。井冈山革命烈士陵园坐落于松柏叠翠的茨坪北山上,由纪念碑、纪念堂、雕塑园、碑林四大部分组成。据基地授课老师介绍到,位于花坛园庭,顺山而上的宽阔平台台阶共分为两组。第一组49级,象征1949年新中国成立;第二组60级,寓意陵园是在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创建六十周年的1987年建成。
在这里,队员们怀着信仰,接受着红色文化的洗礼,缓缓踏上蕴含着深刻历史意义的阶梯,一步步走向镌刻着无数革命先烈名字的革命烈士纪念堂。“回望那段峥嵘岁月,在艰难困苦的井冈山时期,无数革命先烈抛头颅洒热血,为了理想信念献出宝贵的生命。”在基地授课老师的指引下,实践队员在革命烈士纪念碑前,秉承着对革命先烈崇敬的敬意,重温入团誓词,以铿锵有力的誓言展现新时代青年的责任与担当。

图为实践队员祭奠先烈
革命后代话初心·讲家风
——老革命家经验故事分享
在“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革命后代话初心·讲家风”的专题授课中,令实践队员更为深刻的是张老师所介绍的关于李兆麟的英雄事迹。在抗日战争年代,李兆麟先烈始终坚持党的领导,善于做好群众工作,用生命为东北解放赢得时间。活动最后,张老师向实践队员分享了关于母亲生前说的一句话“我一生信仰共产主义不改变,一生追随共产党不后悔!”这一句简短的话语虽简单,却饱含着对共产主义坚定的信仰。
新征程上,学习党史,重在践行。此次“革命后代话初心·讲家风”的专题课程中,实践队员将充分汲取精神养料,继承和赓续英雄先烈的好家风好作风。

图为红军后代讲述革命故事

图为实践队员与红军后代交流
一次井冈行,一生井冈情
——学唱红军歌
一次井冈行,一生井冈情。一日的课程学习后,实践队员们与基地授课老师汇聚于大展厅中,聆听着一段段峥嵘岁月的红色故事,将一个个小故事以音乐的形式呈现出来。
重温时代经典,唱响时代旋律。实践队员们以一片赤枕之心和嘹亮动听的歌声纷纷唱起一首首炙热的红歌,悠扬的歌声缓缓升起,回荡于大展厅中,一帧帧独属于井冈山的红色记忆在实践队员的脑海中浮现。此时此刻,众人站在红土上唱红歌,以激荡的歌声唱出对革命先烈的崇敬之情、对党与祖国深情的爱。

图为实践队员齐唱红歌
内蕴家国情怀于心,外化红色精神于行。烽火年代的理想之火凝聚成革命之力,和平年代的信念之光汇聚成奋进伟力。广海青年正以青年风姿讲好井冈山故事,做到学史力行“筑红魂”。

图为实践队员在团中央井冈山教育基地合照

图为开营仪式上实践队员风采展示

作者:G 来源:追赤仰望队
  • 湖师社会实践中:青年行,促成长
  • 通过社会实践,校社调中心扬梦青年行暑调队伍的每一位成员从中能学到很多,从我们接触的每个人身上学到了很多社会经验,自己的能力得到
  • 08-27
  • 行青春之道路,体实践之味道
  • 在校社调中心扬梦青年行暑调队伍的带领下,我们着手于探索大学生社交以及大学生群体性孤独的关系,我们主要是采用线上为主,线下为辅的
  • 08-27
  • 端正人生社交观,树立正确人生信仰
  • 当下,网络正在迅速改变我们的生活,塑造出一种全新的社会文明形态———网络社会文明形态。然而随着网络的迅猛发展,人们越来越发觉,
  • 08-27
  • 文创赋能 焕发新意
  • 文创赋能 焕发新意
  • 为更好的了解甘肃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现状,兰州理工大学设计艺术研究生院“陇上创文践于行”实践团于2023年8月25日前去参观甘肃省博物馆
  • 08-27
  • 反思孤独社交,辨析虚拟现实
  • 这次的暑调变化颇多,有些变化甚至令人措手不及。最为特别的便是与以往暑调调研方向不同,我们将目光从乡村、城市身上收回,聚焦于当代
  • 08-27
  • 建立多元化社交,走出群体性孤独
  • “微时代”背景下,作为新青年一代的大学生,热衷于运用网络平台进行个人社交活动,且学习能力强,接受新事物速度快,热情张扬,成了网
  • 08-27
投稿流程投稿须知常见问题积分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