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大学生网安徽8月26日电(通讯员 孙悦)为了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生态文明思想和长江经济带大保护,安徽大学历史学院组成了一支小队前往马鞍山进行实地调研。曾经“一马拉城”的城市,为共和国打响了“钢铁大会战”。如今,为了保护母亲河的碧水长流,马鞍山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为长江治理提出的“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这一重要导向和理念,一场围绕长江东岸生态治理的“三大一强”攻坚战风起云涌。万里长江,万千气象,这是一幅绿色画卷:从巴山蜀水到江南水乡,水清岸绿、鱼翔浅底的生态地图正在写就。
7月16日,团队成员们去参观了薛家洼生态园,并采访了园区的环卫工人、保安和游客,并做了调查问卷,拍摄了许多靓丽风景的照片。其中当地人对于园区生态治理的恢复满意度和认可度都是很高的,对于未来发展也充满了憧憬与向往,期待值很高,但对于治理的参与和了解程度有待提升。

图为游客阿姨在园区内的合影留念。 孙悦 摄
7月17日,团队成员们先去了马鞍山市发展与改革委员会,向工作人员了解了关于马鞍山市推进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的情况,主要包括背景情况、主要做法、工作成效以及启示四个方面,当地积极响应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建设的号召,狠抓生态环境突出问题解决整改,积极创建国家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
紧接着去采访了薛家洼生态园管理方的工作人员,一位是负责水面打捞工作的师傅,师傅说之前水面有很多垃圾,通过治理现在恢复了很多,为了响应习近平总书记长江退捕十年的号召,公司打造了花山渔政智慧管理平台,以便监督对于捕捞的管理,并且每天都有轮船和保安巡逻,通过近些年的治理,当地的生物多样性得到了极大的恢复和发展,其次谈到了对于旅游业、服务业发展的想法,师傅说考虑到生态环境,严格来说园区内不允许开设餐厅,防止对于环境的污染,但政府部门提出了关于发展服务业的设想,具体的实施情况还待定。

图为团队成员与薛家洼生态管理方工作人员的合影留念。 孙悦 摄
7月18日,今天是团队成员在实践地的最后一天,首先出发去了马鞍山市博物馆,了解到了马鞍山的历史文化风韵,其中项羽自刎的乌江就位于今天马鞍山和县的凤凰山,领略到了英雄人物“力拔山兮气盖世”的风采,以及从书本上学到的明代的鱼鳞图册、徽州三绝,我也领悟到了“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的含义,其次还参观了马鞍山的现代文明发展展览,见证了工业产业发展的历程。
然后团队成员与花山区恒兴村的基层干部赵冲同志进行了线上交流,他给予了我们关于恒兴村环境问题整改的资料,并给我们提供了一些思路,推动了我们调研的进行。
紧接着团队成员抵达了马鞍山市档案馆,向工作人员咨询了关于薛家洼生态园附近沿江大道治理的情况,当地的负责人耐心地为我们解答并给予了我们许多资料和图片,俗话说:“要致富先修路。”道路的修复和治理不仅有利于交通的建设,而且可以为薛家洼生态园带来更多游客,提升薛家洼的知名度,促进当地的旅游业和生态文明的发展。

图为薛家洼生态园的管理制度——林长制。 孙悦 摄
经过本次暑期实践,队员们都感触颇深。曾经“晴天一身灰,一天一身泥”的薛家洼,如今正逐步成为马鞍山市的城市生态客厅,之所以能取得这样的成就当然离不开各级管理部门和当地居民的努力和配合,也离不开科技力量的支持。同时队员们也意识到暑期实践的真正意义是帮助同学们提早地适应社会,懂得按规章和程序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