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大学生网,大学生三下乡投稿平台
 

商师学子三下乡入村走访实践,实事求是助力乡村规划发展

发布时间:2023-08-26 关注: 一键复制网址
  为引导鼓励青年化知识为力量,积极投身社会实践,助力乡村振兴,促进乡村发展,商丘师范学院测绘与规划学院“乡村振兴,规划帮扶”乡村振兴促进团的七位队员于6月29日,在芦杰老师的带领下前往商丘市睢阳区路河镇李阁村进行学习调研,团队通过走访,调查问卷等方式对路河镇李阁村展开线下调研活动。调查中聚焦于李阁村当前的发展现状,希望能够为当地的乡村发展提供有力可行的支持和帮助。
   到达路河镇李阁村村委会,实践队员受到村委会的热情招待,通过路河镇党主任和李阁村村委代表的介绍,队员们对李阁村的基本情况有了一定了解。李阁村位于河南省商丘市睢阳区,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和独特文化的乡村。村庄面积约为15平方公里,人口数量约为1500人。李阁村地处于黄河中游平原,气候温和,土地肥沃,是一个适宜农业生产和发展乡村旅游的地方。该村目前已硬化道路6.5公里,村里全部通了水泥路,解决了村民出行难问题,为今后产业发展和农产品运输奠定了基础。该村共发展大棚蔬菜种植30余户60余亩,中药材种植100余亩,发展散养香猪300余头。
  了解了村庄的大致情况后,团队在村委会代表的带领下走进村庄的各个街道进行实地调研。走进李阁村街道,扑面而来的是浓郁的乡土气息。干净整洁的硬化路,恬静优美的农家庭院映入眼帘。队员们发现,几乎每家每户的门外都有自己的小菜园,部分菜园围布局统一,用砖垒成围栏,既美观又实用。但大部分菜园是没有围栏,布置随意的,显得有些杂乱。如果能将村中每家每户的宅前空地利用起来,建成风格统一的菜园,不需要花费太多财力物力就可以美化家园,拓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和美丽乡村建设内涵,不断提升美丽田园乡村建设的凝聚力、影响力、带动力。
  团队充分利用乡村现有的自然条件,帮助农户作一些简单的规划、设计,使农家菜园更加美观,有设计感。在菜园中,种上各种各样的蔬菜,在菜地的间隙安排几棵矮化的果树,提供一年四季可赏的景观,又不至于树长得太大遮挡蔬菜生长所需的阳光。为了采摘方便,可以将最先成熟的蔬菜种在菜地的最外沿,那些摘后不断长新叶的蔬菜也要安排在外沿容易够得到的地方。熟得晚的蔬菜,如新西兰菠菜、矮菜豆、柿子椒等,依次放在里层整齐排列,确保成熟时从各个角度都方便摘。让美丽的菜园成为现在农村新的风景,同时,让这种风景为农村聚集更多的人气与活力。
  李阁村目前已建成了面积达一千平方米的扶贫车间。通过积极与企业签订带贫协议,引入藤编及内衣加工,让贫困户在家门口就能就业。仅扶贫车间就解决了90余名无法外出务工贫困人口的就业问题。为改善李各村电网老化问题,对7个自然村全部进行了电网改造,村民用电正常了,从根本上解决了时常停电现象,村民满意度大幅度提高。还建成了标准化村室、文化广场、标准化卫生室等基础设施,李阁村的村容村貌发生了彻底改变,这得益于党的好政策,更得益于勤政务实的好领导好干部。振兴之路,何其艰辛,这背后凝聚着许多人的不懈努力。
  在未来,还会有越来越多的项目在这片土地上生根发芽,为当地居民带来更多的收入与改善。在这场深入的探讨中,团队近距离接触到美丽乡村的建设者们、深入理解乡村振兴的深刻涵义,看到迎难而上的勇气、坚持不懈的信念、建设现代化的速度以及乡土本色的温度,体悟一群人的坚守、几代人的奋斗!
最后,在村委代表的带领下,团队完成了对李阁村的调研,再次回到村委会,开始整理调研成果,对村庄的几个区域进行了设计规划,完成了草图的绘制。成员们在经过认真思考后各抒己见,从所提设想的可行性、可持续性与未来效益进行探讨、氛围融洽,其乐融融。
  在“三下乡”实践活动中,新时代大学生牢记让人民生活幸福这个“国之大者”,用耳朵倾听人民呼声,用青春才智推动实施更多有温度的举措、落实更多暖民心的行动,用心用情用力解决好人民群众的急难愁盼,积极探索共同富裕的途径。一方面,从百姓日常的枝叶小事做起,让百姓获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续、安全感更有保障;另一方面要把“课堂教室”搬到田间地头、房前屋后,问需于民、问计于民,让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用自己所学,为村民提供切实可行的帮助。
 
作者:王枝嫣 来源:多彩大学生网
  • 湖北医药学院“逐星青红”志愿服务队:“领悟井冈山精神,落
  • 巢院学子三下乡:关爱空巢老人,传递暖心力量
  • 赴全椒,感文化巨擘永恒魅力
  • 赴全椒,感文化巨擘永恒魅力
  • 吴敬梓,字舜弦,号浮生子,是中国清代著名的文学家、教育家和思想家。他的代表作品《儒林外史》是中国古代小说史上的经典之作,被誉为
  • 08-26
投稿流程投稿须知常见问题积分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