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大学生网,大学生三下乡投稿平台
 

用数字技术赋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发布时间:2023-08-25 关注: 一键复制网址
为感受数字化带给博物馆的新体验,7月10日,实践团来到了山东省博物馆体验,在这里队员们也都有了不一样的新体验。数字化博物馆弥补了传统博物馆的不足,引领博物馆进入数字化的新时代,满足了众多文物爱好者的文物观赏需求,打造一种沉浸式体验,让大众可以多角度多方面的的参观体验,同时可以对藏品进行无限放大和缩小,进行无死角的观察,让观察更细致,让文物更有动感,让文物真正“活”起来。为进一步了解“数藏”背后的赋能故事,实践队队员与博物馆相关人员进行了深入的访谈交流。让每个文物管理、保护、修复、利用等环节进行工作联结,形成有针对化的文物保护和呈现:即通过运用现代化数字技术来保护文物,同时以一种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打造立体化参观体验,增强对民众的吸引力。将文化内核传播给大众,满足人们对文化的需求。馆内工作人员提到,数字技术转型是新常态,数字藏品是当下市场认可度较高的一种博物馆文创产品,这是一个既可以让传统文化活起来,又可以带动相关产业热起来的绝佳载体,既让馆藏文物突破时间空间的限制,又拉近了传统文化与社会公众的距离。同时数字化博物馆有极大的便利性,方便了文物与大众的会面,而且不用担心一些珍贵文物的展出次数、时间的问题,更大的满足了文物观赏需求,在保护文物的基础上更大的发挥文物的宣传作用。运用新兴科技手段将文物数字化,通过数字设备精确地将文物还原到虚拟或现实的场景中,实现线上线下的交互。

    “数”承古韵实践团的成员们利用文献资料法、网络调查法等方式,从多方面思考,提出了采访问题,确定了时间地点,并且提前联系好了实践地点的负责人。多面询问相关发展,多方走访附近居民,在山东省临沂市成功开展此次数字赋能文化的实践调研活动。
     部分实践团的成员首先进行了网上调查问卷,通过问卷反馈的数据初步了解到大众对于数字赋能传统文化的认识程度以及存疑问题,将事先设置好的采访问题进行了补充完善。之后实践团的成员采访了临沂市博物馆、文旅局的相关负责人,走访了附近社区的居民,查阅了附近书店关于当地文化数字化描述的报刊。通过文旅局的赵经理的回答,实践团的成员了解到,发掘利用传统文化资源,要注重把典型化提炼与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的产品塑型结合作为目标,创造出在现实空间和网络空间受人欢迎的“网红”产品。传统文化遇上数字技术会焕发出崭新光彩,为现代人带来别开生面的文化体验感受。与此同时,实践团另一部分成员通过走访当地及附近居民也了解到,居民对于数字赋能传统文化的认知程度并不低,大部分人对于当今数字文化创新形式都有一定的了解。

    7月14日,实践团成员来到山东省德州市博物馆,详细了解了文物互动魔墙,它是利用一个具有强烈视觉冲击力的系统,把博物馆的珍贵文物利用多媒体信息化的形式展现出来,从而把展陈方式从静态向具有知觉的互动陈展方式转变,生动地展示内容,让大家多元地体验展览,使观众在参观中互动,在游览中学习。目前系统内共展览市博物馆珍贵文物90件,游客可以点击喜欢的任一藏品,图像将变大弹出,显示更多的藏品信息,例如文物名称、详细描述、藏品年代、点赞数等,手指轻轻一动就能放大模型进行观看、旋转、缩放等互动操作。感兴趣的话,还可以通过扫描二维码的方式,随时下载文物资料到自己的移动设备上。德州市博物馆的线下数字化创新,让藏品和文物故事“活”了起来,为公众呈现真实、准确、直观、生动的馆藏历史文化。下一步实践队员进行调查问卷的发放与填写,从社区市民和博物馆工作人员的角度进一步提高反映德州历史发展的珍贵文物保护利用价值,同时进一步探讨以数字化为主的相关文物的建设情况以及博物馆在弘扬德州文化过程中遇到的瓶颈与难点,并相互探讨文物扫描保存、数字场馆建设、互联网展厅建设等方面情况。
 
作者:马其琛 来源:曲阜师范大学管理学院
  • 开展产业知识宣讲,助力社区儿童发展
  • 走进三五九旅纪念馆,传承先辈红色精神
  •   推普助力乡村振兴
  • 学思践悟二十大,以知促行红色魂
投稿流程投稿须知常见问题积分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