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是民族的血脉。中国正在迈入现代化,其中文化现代化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环。尼山圣境位于山东省曲阜市东南25公里处的尼山省级文化旅游度假区内。尼山是中国先哲孔子的诞生地,是历代儒客朝拜之圣地,据《史记》记载:孔子父母“祷于尼丘而得孔子”,尼山因此闻名遐迩。总体创意为“孔子的世界,世界的孔子”,功能定位为“文化修贤度假胜地”和“世界级人文旅游目的地”,核心文化主题为“明礼生活方式”,是一项集文化体验、修学启智、生态旅游、休闲度假、教育培训于一体的综合性文化载体。6月28日曲阜师范大学管理学院“数”承古韵实践队进入尼山圣境,深入研究传统文化的创造性发展典例。
7月3日,“数”承古韵实践团慕名来到尼山圣境进行探访。曲阜孔庙,宫墙之下鼓乐悠悠,佾舞翩翩;尼山圣境,“天涯若比邻”主题光影秀精彩上演,中外嘉宾沉浸式体验。实践团成员们认真记录,仔细总结分析,采用比较分析的方法,对这些一手的资料结合队员们的见解进行整合,这对调研的进一步开展有很好的参考价值,同时也为后期的实践报告的完成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实践结束后,队员们通过总结分析尼山圣境发展的优点,大胆设想传统文化未来的发展方向。认为应该大胆创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展示方式。近年来,许多博物馆纷纷利用数字技术改进展陈方式,优化文化遗产“用户体验”。特别是利用虚拟空间技术等生成逼真、实时、三维虚拟场景,强化展览互动性和参与感,满足观众感知和互动需求,深化观众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知和理解。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公益传承人打造成新型的文化传播者,通过讲故事的方式同受众分享文化遗产背后的理念、历史、技艺等,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引发更多人的共鸣。我们相信传统文化在数字技术的加持下会越来越好。
通过此处山东省各地市的实地调研,实践队员详细的了解了在数字化背景下文化发展的现状,结合前期成员们相关文献的查阅,可以肯定的是文化数字化是时代发展的必然,是满足人们精神文化需求的重要方式,它不仅可以普惠百姓,也可以普惠国家经济文化发展。目前,我国在博物馆、影视作品等涉及文化数字化领域,逐渐提高数字化后的文化作品的“出镜率”并尽可能的扩大数字化后的文化作品的影响力。另外,各学校及自媒体平台也通过组织数字化文化作品展览等方式来进一步推动文化数字化的普及度与发展水平,努力使每位民众都可以感受到数字化后的文化作品的魅力。
展望未来,前途可期。文化数字化的文化发展方式能够有效推动我国文化发展,使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再现新光辉。但毋庸置疑,由于文化数字化的实施还在路上,其在推广上必然还存在一定的阻碍。一方政府要进一步加强文化数字化的普惠力度,让更多的民众了解到文化数字化,感受到数字化文化作品的魅力;另一方面,继续加大文化数字化产品的科技水平,让数字化后的文化产品拥有更多的表现形式,让传统文化也跟进时代的步伐,从而增强文化数字化的影响力。“数”承古韵实践团将着眼于现有的文化数字化方式,更进一步挖掘文化数字化表现形式的可能性,同时向更多的民众普及文化数字化概念,使更多民众了解到文化数字化。数字技术与文化的结合是一个不断迭代的过程,既是数字技术在文化领域的深入应用和创新,也是文化产业升级和转型的必然趋势,对于发挥我国超大规模市场优势,激发社会内需潜能,加快各类产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意义。当然,推进数字文化的繁荣发展,必须立足人的发展、坚持社会效益优先,以价值理性驾驭工具理性,在推动“科技向善”进程中,为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增强文化自信、建设文化强国作出更多贡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