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大学生网,大学生三下乡投稿平台
 

数字赋能,文化铸魂

发布时间:2023-08-25 关注: 一键复制网址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实施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实施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有助于丰富中华民族文化基因的当代表达,开辟文化传播的新路径,增强中华文明的传播力影响力。数字新时代改变传统文化产业原有业态模式,启动新一轮文化产业转型升级,数字赋能以其特有的信息化平台、互联网技术、大数据分析等优势为文化产业转型升级注入活力。“数”承古韵实践团为深入了解数字赋能传统文化形式,于2023年6月30日以古韵焕新,华彩传承——探寻数字赋能传统文化的创新性发展为主题前往莒州博物馆实践。

社会文化之旅

拜访文化传承人,探寻文化发展新契机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以高瞻远瞩的战略眼光、深沉坚定的文化自信,就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提出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反复强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必须结合新的时代条件传承和弘扬好。因此,实践队成员前往到达日照莒县博物馆内,拜访相关工作人员,就传统文化传承方面进行询问,加以了解。队员们了解到,传统文化目前的生存发展现状并不是特别的乐观。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中的地位逐渐被忽视。随着科技的发展和全球化的趋势,人们更加注重现代化的生活方式和文化形式,传统文化的地位逐渐被边缘化。许多年轻人对传统文化缺乏兴趣,甚至对其毫不了解,这也导致了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但同时,数字化的时代也为传统文化发展提供了新的契机,队员们通过专业人员的讲解进一步了解到:在优秀传统文化资源中,有许多弥足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文化遗产作为不可再生资源,往往容易风蚀损坏,留存保护困难,不便于长期以实物形态示人,数字化储存能够打破这一局限掣肘,可以借助现代数字信息技术,例如拍照、扫描、录音、录像、情景还原再现等方式,完整科学地记录留存文化遗产信息,将实物形态转化为数字信息进行存储,构建数字化档案,进行永久性保存和活态化传承,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活起来”。

走入社会,感悟传统文化氛围

通过总结分析,实践团成员们对文物的数字化发展之路做出了大胆设想。首先,要对于数字化的发展重要性,要加强宣传力度,让广大的群众们意识到其独特意义,并通过当今发达的互联网,利用新媒体对传统文化进行普及宣传,增强国民的文化自信。其次,要着力推进文化数字化资源整合。打通文化数字资源所属主体之间的资源整合渠道,实现数字化文化资源的互利共享。当然,以数字赋能推进传统文化传承与发展,机遇无限,亦存在挑战。数字技术为传统文化注入新的活力,为其传承和创新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数字故宫”“数字敦煌”就是其中的成功案例。文化大数据、数字藏经洞、元宇宙沉浸式体验空间、“超写实”虚拟人、数字文创“小水滴”……在我们的各种展览会上,数字技术的应用随处可见,新技术应用类文化企业身影频现,不仅展现出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生机活力,也凸显了文化引领、数字赋能、科技支撑、融合创新的发展趋势。我们需要把这些引用到我们的日常生活之中来,让数字化助力传统文化的发展,让传统文化在数字化的今天更加具有生机活力。最终,通过政府的引导,社会共创,民众共同参与,齐力创造一个传统文化数字化的良好生态。

 

作者:马其琛 来源:曲阜师范大学管理学院
  • 开展产业知识宣讲,助力社区儿童发展
  • 走进三五九旅纪念馆,传承先辈红色精神
  •   推普助力乡村振兴
  • 学思践悟二十大,以知促行红色魂
投稿流程投稿须知常见问题积分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