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主席反复强调,让红色精神放射出新的时代光芒。为弘扬红色精神,传承红色基因,7月28日,合肥工业大学建筑与艺术学院“艺”同前行三下乡实践团队到达安徽省池州市东至县木塔乡横山村进行实地调研。

图为实践队员在横山村党群服务中心合影留念 苏欣 摄 追寻红色文脉,弘扬红色精神 初到木塔乡,实践团队的成员前往木塔乡革命烈士纪念碑进行实践调研,了解当地红色文脉发展历程,感受红色精神的引领作用。革命烈士纪念碑光洁庄严地伫立于隐隐青山之上,沉默却坚定地注视着木塔乡的岁月变迁。

图为实践队员拍摄横山村革命英雄纪念碑 苏欣 摄
“见面会” 实践团队在横山村党群服务中心与当地的领导班子进行了短暂的会面。“杜苏芮”台风将近,当地政府正紧锣密鼓地组织当地的防风防雨措施。期间,实践团队抓紧时间与党群服务中心的书记汪广民就乡村振兴话题进行采访。汪广民表示,近年来,在红色文化的熏陶下,随着政府的助力以及诸多村民的努力,横山村在乡村振兴上取得了不少成就。此外他对“艺”起同行三下乡实践团队的到来表示强烈欢迎。

图为实践队员与横山村负责人交谈 苏欣 摄
走近战争遗迹,反思和平现状 木塔乡人民政府附近有两处抗日战争的战斗遗址,实践团队的成员在此地对战争历史进行了深入学习。和平生活来之不易,其背后是无数烈士的牺牲与家园的分崩离析,血与泪的史诗时刻提醒人们珍惜眼前的美好生活,同时也不能忘记那段屈辱壮烈的历史。
土地革命时期,木塔乡是方志敏领导的闽浙皖赣革命根据地重要据地之一。当年曾设有七军团随军银行、两所红军医院,红军枪械厂、制硝厂、三个区委、10多个苏维埃乡政府、秋浦肃反委员会等红色机关单位。为建设和保卫根据地,从中央到地方各级红军都曾到木塔战斗,发生大小百余次战斗,有1200多名先烈血洒木塔这块红色土地。在此地伫立,洪流涌动、硝烟弥漫的峥嵘岁月仿佛又重现眼前。

图为实践队员在文昌阁革命英雄战斗遗址合影留念 苏欣 摄
凝聚全民力量,助力乡村振兴,我辈青年当积极参与。在本次实践过程中,团队成员不仅了解到木塔乡在乡村振兴上做出的不懈努力,也领悟到红色文化之于中国乡村发展的重要性。乡村振兴之路当脚踏实地,红色文化传承当砥砺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