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大学生网,大学生三下乡投稿平台
 

学家乡方言,继文化传承

发布时间:2023-08-23 关注: 一键复制网址
此次我们团队的名称为“敬恭桑梓”,让我一下子就联想到初夏田间摇曳着的成熟的麦穗,我便确定将实践活动的范围定在了我的老家——河南省商丘市柘城县的一座小村庄里。小的时候父母在外打工,我就在这村庄里慢慢长大,受着乡亲们的关照与田地的滋养,我自然会想要能够为自己的家乡做出力所能及的奉献,也想养育我的土地增添更多的文化韵味。
在准备阶段,我曾犹豫不决。我很难想到一个具体的实践主题,不知道自己的浅薄学识能起到什么作用。村子里并没有什么特别需要岗位的地方,很多乡亲一辈子在田间务农,很有可能是不怎么认字的,若是说将所学的古诗或者现代诗带到田间地头,对于学过的人来说可能是横生野趣的,对于田间耕作的农民来说,很难推广,也没有什么实际的效用。正在我困惑万分之际,我突然想到了什么是与我的专业有着关联,同时又是乡亲们每天接触到的了,那就是我们的方言。

方言,是地方文化的“活化石”。在我国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不管时代如何变迁,总有一抹乡音萦绕在心头。实际上,方言的词汇中不少都保留了祖祖辈辈的生活习惯。很多人会存在一个误区,以为那些与普通话相去甚远的发音只是改变了字的本来的发音,或者说很多人都会觉得方言是无法用文字表达的,实则不然。最初我脑海中所回想起来的方言都只是一个个“拼音”,直到我认真搜查资料,我才发现,那些字音与字形其实是一一相对应的,并且对应的字形多数比较复杂,笔画多,但是象形与示意的功能性都完美的留存着。例如说一个人不靠谱,时常会说:“不沾弦”。不沾弦也就是不着调的意思。在对这点进行查询之前,我从来想不到“土里土气”的豫东方言里能有词与那看似高贵优雅的弦类乐器有关。原来我也从来没有认清楚过自己每天都在说什么。

在实践的过程中,我也做出了很多对自己来说极具挑战性的改变。我在乡亲们面前,一向是一个青涩腼腆的人,我不太热衷于与人社交,因此对我来说,组织起来活动,邀请乡亲们来参加是非常令我畏惧的一件事。为了给自己更多的底气,我不断地丰富自己的知识储存量,希望即使我嘴笨,也能够从我话语中的认真打动大家。这样做起了一定的作用,但最重要的还是一定要逼自己迈出直面恐惧的一幕。就这样,我壮着胆子向邻里讲述了我的想法,又壮着胆子向村委会阐述我的想法,最终收获了支持与鼓励。

村子里的青壮年大都外出务工,但是村委会却从来没有落下文化宣传工作,宣传栏的内容常换常新,在村里墙上的文化内容也都充满着建设者的心意。我们都应当保持始终如一的初心。
方言,四方之言。希望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我的行动能够在大家的心中埋下“乡音”的种子。鬓毛未衰,乡音未改。
 
作者:王珂 来源:多彩大学生网
  • 探寻历史足迹,感受英雄壮举 ——南京审计大学“澄园先锋”
投稿流程投稿须知常见问题积分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