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大学生网,大学生三下乡投稿平台
 

西建大青协三下乡:探寻非遗美食,传承饮食文明

发布时间:2023-08-23 关注: 一键复制网址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饮食;岐山臊子面
封面图:
2023年8月20日,西安建筑科技大学青年志愿者协赴宝鸡市岐山县非物质文化遗产调查研究暑期社会实践团(以下称“实践团”)来到宝鸡市岐山县美阳馆,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岐山臊子面进行深度调研学习。
                                              
图为实践团成员在美阳馆合照
岐山县以其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而闻名,尤其是岐山臊子面,是该地区的代表性美食之一,作为岐山的传统特色美食,以其松软的面条和浓郁的臊子酱汁而闻名。因此,实践团前往岐山县的美阳馆,探寻臊子面的秘密。
所谓“美阳”二字,本是岐山古称,因此,以示传承,取名美阳馆。     
                                               
图为店长向实践团成员介绍臊子面历史
在店长的介绍下,实践团成员详细的解了臊子面的历史渊源、独特之处、制作流程和食用方式。并且了解到,臊子面有着悠久的历史,源于岐山县的农耕文化,并且凭借其特殊的材料选用和独特的调料配方而备受欢迎。
                                                 
图为实践团成员在指导下制作臊子面
观摩学习环节是实践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实践团成员在岐山臊子面制作工艺上进行了亲身体验,接触到了面饼的摊制、配料的选择和调味品的添加等各个环节。他们发现这项工艺需要讲究细致的手法和经验丰富的技艺,只有如此,才能制作出香气扑鼻、口感独特的臊子面。   
                                                  
图为岐山臊子面
岐山臊子面,讲究一口香。即每碗只放一口面,且只吃面不喝汤,具有“薄筋光,煎稀汪、酸辣香”的特点。      
                                             
图为岐山醋粉 
                                               
图为岐山擀面皮
                                                 
图为岐山合盘
最后,实践团成员对以岐山臊子面为主的各种非遗美食进行了品尝,包含醋粉、岐山擀面皮、岐山合盘等各式菜肴。一口酸辣,不只是味蕾上的感官享受,更是精神上文化底蕴的持久萦绕。 
                                                    
图为岐山臊子面
2021年期间,岐山以其所在地的发展实况为基础,提出了发展“一碗面”经济,通过延长产业链,带动更多的农民参与到“一碗面”经济中,推动农民增收、助力乡村振兴、推进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因此,这不仅仅是一碗象征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面条,更是驱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传承和发展中国传统文化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必须受到足够的重视和保护。在实践过程中,实践团成员切实参与到感受非遗文化之中,为了解非遗,保护非遗做出属于自己的贡献。
我们期待更多的青年志愿者加入到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行列中来,为我们的中国传统文化注入新的活力。通过这样的实践活动,我们相信我们能够共同努力,保护好我们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将其传承给后代,并使其在不断变革的时代中焕发新的光彩。
 
作者:刘延 代维纳 来源:西安建筑科技大学青年志愿者协会
  • 【薪火传承——探寻中医药发展与文化传播】“中医中药健康行
  • 【薪火传承——探寻中医药发展与文化传播】“中医文化进社区
  • 【薪火传承——探寻中医药发展与文化传播】“中医进校园,春
  • 南财学子走访参观塘贯村卫生所,深入了解基层医疗服务现状
  • 破晓而“达”实践团深入果树种植企业,揭秘无人机助农的未来
  • 破晓而“达”实践团成员实地走访果树种植企业,探访乡村振兴
投稿流程投稿须知常见问题积分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