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信念有颜色,那一定是中国红。为响应党和国家传承革命精神的号召,7月10日,我有幸跟随安徽中医药大学“星火青年”志愿服务队来到了亳州市皖北革命烈士陵园,深入学习红色基因,亲身感受革命精神的伟大力量。
走入烈士陵园,映入眼帘的是雄伟庄严的皖北革命烈士纪念碑,我望着“革命烈士永垂不朽”久久不能平静。向烈士敬献花圈,向革命先烈默哀、鞠躬,以此来表达我们深切的缅怀与无限的敬仰。
在讲解员的带领下,我们走进了肃穆的革命烈士纪念馆。在来之前,我们了解到这里曾见证了新四军武装斗争的壮举,见证了刘邓大军挥师南下的传奇战史,见证了亳州人民在战争中的付出。当我亲身走进来,看到党带领着革命队伍而创造的丰功伟绩,看到我们的战士为新中国的成立而书写的血泪史,我肃然起敬,再一次被深深地震撼与振奋。
图为纪念馆陈设的抗战历史场景。 李好 供图
夜袭芦家庙、收复亳州、汤池会议等与亳州有关的革命历史展现在我们眼前,使我们深入了解亳州大地上艰辛的革命历程与光辉的历史故事。一件件革命物件、一个个光荣勋章、一篇篇历史资料……时间流逝了老物件的光泽,却不断更新它们的时代意义,它们展现和见证了革命先辈们永恒的奋斗初心和不变的铮铮誓言,它激励了我们后辈牢记使命、大步向前。
一路上,专业的讲解员声并茂地给我们讲述着一个个历史故事,其中最令我印象深刻的,便是谢氏三兄弟。“满门忠烈志,无上光荣家。”抗日时期,涡阳县的谢继书、谢继祥、谢继良三兄弟光荣地参加新四军,奔赴抗日战场。他们在战场上抛头颅、洒热血,短短四个月内,谢氏三兄弟先后牺牲。他们的母亲深明大义地说:“为国而死,死得值得!”革命先烈为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幸福,付出了巨大牺牲与贡献,让我们深深地感受了伟大的革命精神,让我们切身体会到了今天的美好是如此的来之不易,让我们明白责任在肩,使命在先,不负韶华,勇挑重担。
图为讲解员讲述亳州谢氏三兄弟的抗日故事。 孟慧 供图
参观结束后,我们在纪念馆展示的历史情境前席地而坐,开展了一场生动新颖的户外思政课。讲历史,唱红歌……《我爱你亲爱的祖国》《我和我的祖国》我们用属于青年的嘹亮歌声深情地歌颂党和祖国,表达着对党和国家的祝福和热爱。
图为同学们在历史场景前上一场别具一格的思政课。 郑子睿 供图
伴着清风与阳光,活动圆满地结束。通过此次活动,我更加明确了自己的人生定位,深知作为青年人应肩负的使命和担当。我们生在和平的年代,应该感到庆幸,但我们也不能忘记历史。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进一步发扬革命精神,始终保持艰苦奋斗的昂扬精神”是我们大学生的应有之义。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学党史,强信念,跟党走,做忠诚的爱国者,是对我们当代大学生的基本要求。
总的来说,此次走入烈士陵园,我收获颇多,也有些许遗憾。我了解了许多红色革命文化,但时间有限,不能深入学习。回到学校后,我将通过请教老师、查阅资料,努力学习红色文化,做“红色基因”的坚定传承者。更要结合自身专业和中医药发展,更好地赓续红色血脉、践行初心和使命,为促进中医药文化发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努力贡献自己的一份青春力量。
图为活动结束后同学们与负责人在烈士陵园前合影留念。 孟慧 供图(通讯员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