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大学生网,大学生三下乡投稿平台
 

踏寻马庄发展史,党建引领谱新篇

发布时间:2023-08-19 关注: 一键复制网址

踏寻马庄发展史,党建引领谱新篇

  多彩大学生网徐州8月18日电(通讯员 刘张有)7月29日至7月30日,中国矿业大学七心协力实践团成员走进徐州市贾汪区马庄村走访调研。马庄村位列中国名村影响力排行榜第145位,是乡村振兴的成功案例。团队走访当地村民,拜访徐州香包非遗传承工作者,了解了马庄村的历史及发展现状,以从中探寻党建引领和乡村振兴相结合的创新路径。
 
  7月29日,实践团成员走进徐州市贾汪区马庄村进行走访调研,探究马庄村的历史与产业发展现状。通过参观村史馆、采访当地民众和村干部、网络调查等途径进行信息收集。
  实践团成员采访了马庄村香包文创综合体的工作人员,从工作人员口中了解到了徐州香包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形成历史、产业发展现状以及制作工艺等。通过采访游客服务中心的工作人员,成员们得知近年来马庄村游客人数不断增加,村委正在致力于发展马庄的旅游以及香包产业,开展的文化节、庙会、啤酒节、祭祀等活动也越来越多。
  作为煤炭能源基地,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给马庄村创造了巨大的发展机会。但马庄的煤矿发展之路不仅是改革开放红利,也有党员先锋的一大功劳。党委书记孟庆喜创造性提出“地下积累,地上发展”的理念,将煤炭收益用于扩大生产和发展地面经济。煤矿厂的迅速发展也显现了其他问题,煤炭开采终有结束之日、环境污染逐渐显现,马庄村的发展难以延续。
  此后,村“两委”带领全体村民,在全面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和党的建设中,坚持党建引领、文化立村、旅游惠民,积极探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新路子,形成了极具特色的“马庄文化”和“马庄现象”。2017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后首次基层视察来到马庄村,对马庄村的基层党组织建设、精神文明建设及生态转型发展给予充分肯定,并为马庄村乡村振兴发展指明方向,提出殷切要求。
 
  徐州香包是传统的民间艺术品,2008年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项目名录。马庄村也抓住了这一优势,以香包为核心抓产业提升。当地按照马庄特色田园乡村规划,实施100亩中草药试验田项目,实现了香包原材料本土种植。习近平总书记在马庄村参观了王秀英香包工作室,对马庄香包连连称赞,并买下一个中药香包捧捧场。总书记的点赞点燃了马庄香包产业的激情,也敲开了马庄香包走向产业化的大门。据了解,2021年马庄村香包销售额达到800余万元,村集体收入达到500余万元,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3.5万元,香包产业不仅带动了周边3000多人的就业,也让大量游客慕名而来。

  依托潘安湖旅游景区,马庄村以3A级旅游景区创建为主线,围绕壮大特色乡村产业、做优宜居宜业乡村和提升村民生活品质3个方面,向“文创、旅游、都市城郊农业”三大产业集中发力,编排马庄文化大集、陌上田园综合体等18项重点工程和项目,形成乡村旅游产业综合体,打造全国旅游名村。按照总书记视察指示,马庄扩大党建工作覆盖面,将组织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围绕基础设施、文化旅游等方面,加快生态转型,走出了一条“百姓富、环境美、管理佳、民风淳”的振兴之路。
  马庄村由过去贫穷落后的小村庄向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的完美蝶变告诉我们:党建引领乡村振兴是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基础和保障。在当代高速发展的条件下,应积极改革创新新模式以实现乡村发展的成功转型,充分发挥党建领导的自身优势以及引领作用。

  马庄村历经炮火连天、改革开放、乡村建设,这之间涌现了无数像孟庆喜、张淑平一样优秀的乡村建设者,马庄村的变迁也是许多中国乡村的缩影,多年间传承下来的不仅是淳朴民风、美丽山水,更有流淌在马庄村民血液中的艰苦奋斗、敢于创新、民主治理、知史爱国的红色基因,透过马庄村的发展,我们能看到红色记忆的传承,看到中国腾飞的乡村力量。
  马庄村坚持走“党建引领+乡风润村+产业富民”之路,持续深化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和产业发展,用党的理论武装自己、武装基层队伍、武装全村村民。多年来,马庄村始终坚持党的领导,“党建+常态学习”“党建+社会治理”“党建+精准扶贫”......“党建+”是马庄经验的核心密码。
 
  在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的新时代下,我们踏上了乡村振兴新征程,而中国共产党始终是最坚实的靠山、最权威的领导者。在新发展阶段,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服务于乡村振兴大局,与乡村振兴有着高度的内在联系。同时,在农村地区丰富的红色资源和血脉里的红色基因的滋养下,农村发展走出一条融合党建、文化、产业的振兴之路。
 
作者:刘张有 来源:实地调研
  • 守护乡村健康 | “药普可及” 基层医药科普志愿团队赴安岳县
投稿流程投稿须知常见问题积分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