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大学生网,大学生三下乡投稿平台
 

乌兰牧骑:传承草原文化,奏响草原之声----中国海洋大学实践团实践纪实

发布时间:2023-08-18 关注: 一键复制网址
中国海洋大学学子针对内蒙古锡林浩特市乌兰牧骑进行相关调查研究,采访等工作。了解草原上的红色文艺轻骑兵——乌兰牧骑的发展历程和发展现状。探究大学生群体对于乌兰牧骑的发展可以做哪些工作。
乌兰牧骑:传承草原文化,奏响草原之声
----中国海洋大学实践团实践纪实
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引下,乌兰牧骑事业在继承光荣传统基础上持续健康发展,更好地实现文化惠民,促进民族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在中国海洋大学的大力支持下,来自内蒙古的学生们组成了海大学子赴锡林郭勒盟乌兰牧骑文化艺术传播团,以“传播草原文化,唱响祖国山河”为主题在暑假期间开展大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

实践成员在联系当地有关工作人员后获得了观看乌兰牧骑演出的机会。8月5日,实践团队一行人来到乌兰牧骑演艺厅观看乌兰牧骑表演。整个表演以蒙古族的传统歌舞为主题,充满了草原的豪迈气息和独特的民族风情。表演者们唱着悠扬的长调和呼麦,拉着马头琴,弹着古筝,用音乐,舞蹈等形式诉说着草原上的传奇故事。让人仿佛置身于广袤的草原之上,感受大自然的奇妙与壮丽。

实践成员还来到锡林浩特市博物馆的乌兰牧骑展厅了解乌兰牧骑的相关发展历史和文化渊源。从讲解员口中了解到,1957年在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苏尼特右旗诞生了第一支乌兰牧骑,从建立至今,他们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为农牧民服务。正如习总书记在2017年给乌兰牧骑的回信中写到,60多年来,一代代乌兰牧骑队员迎风雪、冒寒暑,长期在戈壁、草原上辗转跋涉,以天为幕布,以地为舞台,为广大农牧民送去了欢乐和文明,传递了党的声音和关怀。习总书记在信中不但肯定了乌兰牧骑队员六十多年来对党的深情和对人民的付出,也深切希望他们能够不忘初心,永远做草原上的“红色文艺轻骑兵”。

团队成员们通过采访乌兰牧骑队员,了解了锡林浩特市乌兰牧骑这些年取得的成就和发展现状。据这位队员介绍,乌兰牧骑队员具有一专多能的特点,她自己便是以播音主持为专业,同时具备唱歌和演奏古筝的特长。她也向我们讲述了乌兰牧骑下乡演出不仅仅局限于表演,他们还会在表演之余帮牧民老乡们干一些家务活,或者做做修理工作等等。

紧接着,志愿者们对这位队员进行了采访,在采访中不难了解到,乌兰牧骑是一个温暖有爱的大家庭,在乌兰牧骑工作也有着“赠人玫瑰,手留余香”的意义。她还提到,未来乌兰牧骑会始终跟随党的脚步,跟随时代的脚步,讴歌党,讴歌新时代,讴歌人民,乌兰牧骑的发展前途是光明的,充满希望的。

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2017年给乌兰牧骑的回信中所提到的“要以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引大力弘扬乌兰牧骑的优良传统,扎根生活沃土,服务牧民群众,推动文艺创新,努力创作更多接地气,传得开,留得下的优秀作品,永远做草原上的“红色文艺轻骑兵”。”通过这次三下乡活动,志愿者们深入了解了乌兰牧骑的魅力,领略了锡林郭勒草原上这样一支红色文艺轻骑兵队伍六十多年来不忘初心的坚守,更要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为草原上的”红色文艺轻骑兵“——乌兰牧骑的发展贡献属于自己的力量。
 
作者:周慧闽,阿古达木 来源:多彩大学生网
  • 走进田间地头,助农支农兴农
  • 走进田间地头,助农支农兴农
  • 2023年7月12日,塔里木大学农学院“情系三农,科服棉农”棉花科技服务小队在指导老师陈国栋等老师的带领下,来到绿洲驼铃农业发展有限
  • 08-18
  • “赤心实践,青春助农”实践纪实
  • “赤心实践,青春助农”实践纪实
  • 7月15日至20日,东北农业大学电气与信息学院“赤心实践 青春助农”社会实践团赴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农业信息技术重点实验室、河南省洛阳市
  • 08-18
  • 东农学子三下乡:传承农耕精神,助力乡村振兴
投稿流程投稿须知常见问题积分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