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行垃圾分类,关系广大人民群众生活环境,关系节约使用资源,也是社会文明水平的一个重要体现。”近两年来,习近平总书记对垃圾分类工作作出重要指示,深刻指出垃圾分类的重要意义,明确提出推行垃圾分类的具体要求,为我们进一步做好垃圾分类工作指明了方向,对于动员全社会共同为推动绿色发展、建设美丽中国贡献智慧和力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积极响应习近平总书记的号召,7月15日至7月25日,江苏师范大学商学院“垃“你入伙垃圾分类志愿实践团走进当地学校、社区、企业等地,通过问卷调查、手工品展示、知识讲座等形式大力倡导人们践行垃圾科学分类,实现绿色健康生活。
宣传垃圾分类知识,培养环境保护意识
7月15日,江苏师范大学商学院“垃你入伙”垃圾分类暑期社会实践团来到了徐州市泉山区云龙湖风景区进行了垃圾分类调查和垃圾分类知识册宣讲发放活动。通过对路人的随机采访与问卷调查,实践团成员了解到市民们对于垃圾分类的认同度与参与度并不高。随即,实践团成员向市民们发放了垃圾分类知识册,并耐心向市民讲解垃圾分类回收利用的重要性,使群众进一步了解了垃圾分类的意义,及绿色低碳,节能减排的绿色生活理念,也让广大居民意识到环境保护是每位公民义不容辞的责任,要自觉维护公共卫生,共同爱护美好家园,为保护环境贡献自己的力量。
智能化垃圾分类 为生活减“碳”增“绿”
7月19日上午,实践团成员在老师的带领下,走进了当地智能垃圾分类设备制造企业——徐州市安泰福公共设施有限公司,走访了企业工厂,针对智能垃圾分类设施的实施推广情况和相关问题进行了咨询。企业负责人热情地向实践团成员介绍了公司所制造的智能垃圾分类设备及使用方法。让实践团成员领略到智能垃圾分类带来的简单与便利,切实提高了生活垃圾分类效率,有利于推动居民养成良好分类习惯。通过对安泰福企业的参观走访,实践团成员对智能垃圾分类设施有了全新的认识。随着5G的不断发展,数据传输的难度下降,“物联网+垃圾分类”变得更加人性化、智能化,满足市场需求,让垃圾分类走进每一个人,为更美好的城市生活减“碳”增“绿”。
垃圾分类宣传活动进社区——让环境更美丽
7月19日下午,实践团成员在社区负责人的带领下来到了徐州市泉山区金山街道金山社区开展垃圾分类的宣讲活动。首先,实践团成员先向前来聆听讲座的社区居民展示了“变废为宝”的手工艺品,如“易拉罐小火车”、“瓶盖摩天轮”、“千纸鹤旋转吊椅”等。随后,实践团成员向居民们讲解垃圾分类的基础知识,播放相关视频,让居民们深入了解到垃圾分类的意义,同时向居民们解释了该如何进行生活垃圾的分类,倡导居民共同营造清洁、美好、健康的居住环境,建设美丽家园。此次宣讲活动不仅加深了居民对垃圾分类的认识,也充分调动了居民群众参与垃圾分类的积极性。
大手拉小手,垃圾分类与我“童”行
7月20日,实践团成员来到了徐州市铜山区小灵童幼儿园,向小朋友们进行宣传科普垃圾分类知识。“少年强则国强,少年智则国智”,孩子们是祖国的未来,他们养成垃圾分类的习惯,那未来的社会必定充满着绿色。实践团成员通过对孩子们进行垃圾分类知识的宣讲、耐心辅导他们进行垃圾分类主题的绘画和垃圾分类“投壶”小游戏,与孩子们都成为了好朋友,教会了孩子们垃圾分类的重要意义与如何进行垃圾分类,让垃圾分类的小种子在孩子们的心里生根发芽。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是发展观的一场深刻革命。如果每位公民都能深入践行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将一件一件“垃圾分类”的小事做好,就能让良好生态环境成为人民幸福生活的增长点、成为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支撑点、成为展现我国良好形象的发力点,让中华大地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环境更优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