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工作会议结束后,安徽师大经管学院职业发展与规划协会赴安徽四地“微经济,微人物”特色小镇赋能乡村振兴绩溪小队在政府工作人员带领下进入到小镇内部,参观了当地氏族祠堂和徽菜展览馆。“夫源远者流长,根深者枝茂”。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定文化自信,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继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不断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徽州大地,瑰丽灿烂。绩溪坐落于青山碧水之中,有“源头活水出新安,百转千回入钱塘”之称的新安江支流登源河穿镇而过。然而,徽州之美,不至于眼前的风景,更来自于背后蕴含的悠长文脉、悠久历史、悠远文化。绩溪之美,存在于它淳朴的乡风乡训、悠久的徽菜文化和精彩的徽剧之中。这一颗颗古老璀璨的明珠,正通过持续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从历史闪耀到现在和未来,在新时代大方异彩,在现代文明进步中激起阵阵回响。

夏日,绩溪西川村,群山环抱,小桥流水,诗韵幽幽,一座座粉墙黛瓦的古民居错落有致,整个古村就是一副格调文雅、笔墨清秀的山水画。小队参观途中,村民大娘自愿当起“导游”,为我们介绍沿途的风景。“这是古徽州建筑,上面都有我们徽州石雕。”她说,言语中充满自豪。朴实大方,谦逊随和,热情好客,徽州流传千古的乡训家风,如今成为了徽州人的行为习惯,感染每一位拜访者的心灵。
从古村落走进徽菜纪念馆,领听讲解员的介绍,小队成员对徽菜有了新认识。“吾心安处是绩溪,人间有味是徽州”。徽菜,发源于绩溪,因徽商而兴起。在漫长的岁月中,历代名厨辛勤创造,兼收并蓄,使徽菜成为一个雅俗共赏、南北咸宜、独具一格、自成一体的著名菜系。新中国成立后,绩溪大厨们也在全国各地大放异彩,毛泽东主席和邓小平同志都曾品尝绩溪厨师的手艺。在了解小队有参观农业合作社的行程后,解说员告诉我们,“绩溪的特色菜式和当地农业是分不开的。当地的特色农产品很多都出现在绩溪特色徽菜之中,他们也在相互影响着。”绩溪人民不断创新的精神体现于一饮一啄,更体现在中国的乡村振兴和新农业建设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