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青春之名躬身实践,以教育为基传承岭南非遗
华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初·音实践队以美育教育理念为基础,结合当地岭南传统非遗文化特点,立“岭南传统文化艺术在小学课程中的传承”为调研选题,探究岭南文化在小学艺术课程中的传承方式和效果,以及探索如何更好地将岭南文化融入小学艺术教育中。
岭南传统文化艺术作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具有深厚的历史传承和独特的艺术风格。在小学阶段,通过将岭南传统文化艺术融入艺术课程中,可以帮助学生了解、认识和传承这一宝贵的文化遗产。岭南文化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深厚的历史底蕴和独特的地域特色,对中国乃至世界文化艺术产生了重要影响。当前,中国教育体制正进行着综合的教育改革和课程发展。注重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能力和素养,将传统文化融入到艺术课程中是一种重要的教育方式。岭南传统文化艺术在小学艺术课程中的传承研究,符合当前教育改革的方向和要求。然而,在当代社会,由于城市化进程、教育体制改革以及全球化的冲击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岭南文化在小学艺术课程中的传承面临着一系列挑战。
根据背景的调查以及对地域的探索,我们通过文献综述、问卷调查、访谈和焦点小组、实地考察、课堂实践、教学案例分析等方式,旨在全面而深入地研究岭南文化在小学艺术课程中的传承问题,获取丰富的数据和信息,为研究结论的形成提供有力的支持和证据。
本调研有综合性探究视角、实践性研究方法、关注学生参与度、实用性成果战略等特点,注重教师培训及学生感受,真切做到贴近学生,探究最合适的教学方法,为岭南文化的传承找到更好的方式。
在传统文化面临着传承的挑战时,均安镇小学在不断努力加强传统文化艺术的传承和推广,同时传统文化的传承方式和教学方法需要不断地创新和提高,学生对传统文化的保护意识和学习积极性也需提高,才能让岭南传统文化艺术在小学艺术课程中得到更好的传承和发展。
从学校到乡村教室,我们用心设计每一个课堂,努力寻找最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从课堂教学到日常生活,我们用眼力发现每一个梦想,用爱给予力量和希望;从设计策划到落地实践,我们用实践传递信心和民族力量。传播岭南非遗文化不止一朝一夕,是以师范生的视角,利用更好的教育方法和教育理念,创造更适合乡村学生的教育,描绘未来的乡村教育蓝图。
作者:黄淑蕾 来源:华南师范大学初·音实践队
- 青春筑梦新时代 资助护航向未来
-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东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进一步落实广东青年下乡返乡兴乡助力“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
- 08-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