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大学生网,大学生三下乡投稿平台
 

非遗文化带动乡村发展

发布时间:2023-08-08 关注: 一键复制网址
安徽7月17日电(通讯员 徐景澄 刘畅)为了促进农村文化建设,深入了解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精神,大力推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深入了解农村生活现状,感受非遗文化的魅力,满足广大农民的精神文化生活需求。安信工“非遗调研”小分队于2023年7月16日来到了安徽省宣城市朗溪县。
       郎溪是一座有着千年历史文化底蕴的城市,梅渚古镇浓郁的乡土文化和风情,古韵绵绵。走进梅渚老街,你会感觉到这里的历史韵味,老街还保留有清末时期的徽式建筑,穿梭在梅渚老街里,感受过去的时光。队员们走在巷子里,看周围古香古色的建筑仿佛穿越回百年前的郎溪,历史的交错感油然而生,木板门小轩窗,独具特色的历史建筑让人感叹。
       老街的路牌 通讯员 徐景澄
       此行的第二站便是伍子胥文化记忆馆。伍子胥文化记忆馆以春秋末期吴国大夫、军事家、谋略家伍子胥为中心建设文化记忆馆。相传在春秋战国时期,伍子胥为助吴伐楚,曾在伍员山附近大举练兵。后来又从吴国迁移近万人到罗市安家立业,将这里发展成为一个繁华的集市。伍子胥文化记忆馆以时间为轴依次讲述了伍子胥的生平经历,生动而又形象的讲述了远在春秋战国时期的一个又一个精彩的故事。队员们跟随工作人员的脚步,认真观看了解这段历史的发展。

伍子胥文化馆 通讯员 刘畅
在参观之后,安信工“非遗调研”小分队在工作人员的指导下接触解说工作,为当地的宣传工作献出一份力量。
       第三站是有名的非遗项目馆--五猖馆。跳五猖又称五猖会、跳菩萨。这一仪式是胥河两岸古代村民对西汉张渤(民称祠山大帝)开凿长兴荆溪河,引流至广德的功绩崇敬与缅怀而设。队员们认真观看欣赏,在场队员无不对展柜中那栩栩如生的面具赞叹不已。

五猖馆道具展示柜 通讯员 徐景澄
      跳五猖每年参加的人数众多,“每年到了跳五猖的时候,村里的年轻人都回来了,那时候每一个猖神周围都有一班人,人又多又热闹,还有电视台的飞机在拍摄。”--当地村民。参观完毕,队员们便走访附近村民,开展问卷调查,了解当地居民对于跳五猖的了解。“非遗传承光靠我们农村人肯定不行啊,要政府支持,大家多宣传宣传,知道的人多了才好嘛。”--当地村民。
       此行最后一站便是侯村祠堂。侯村祠堂始建于清乾隆年间,建成于嘉靖十三年,系为凌笪乡侯村大姓侯氏宗族广集银两兴建而成的一座宗庙。队员们参观了祠堂内部,认真听讲解员的介绍,了解了侯村祠堂的历史。
        祠堂内部雕梁画栋极为精致,镂空的木雕给瓦青的房顶带来历史的厚重庄严,古朴的院子装点着牡丹翠竹,郎溪侯村祠堂糅徽派和本邦文化于一体,兼具殿堂、民居等地方建筑特色,是千年古邑郎溪现存最完整、建筑面积最大的一座古建筑。队员们在于当地人的聊天中了解到政府十分重视侯村祠堂的现状,自从这里被政府纳入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以来,来这里的人肉眼可见的增加了。

侯村祠堂的木雕 通讯员 刘畅
       百年的历史匆匆而过,拾起往昔记忆的碎片,回来梅渚走上一遭,探寻古迹,陶冶情操,希望在政府的帮助下梅渚镇能保留历史的气息让梅渚的人们感受这百年前热闹的古迹带来的复兴。如今罗市人依托这一段辉煌的历史,在此建立生态环境优美,居住条件极佳的新舍,由文化吸引大批外地游客,给村子带来了更多的消费者,带动了乡村发展。跳五猖已成为当地一张耀眼的名片,我们需要做的就是帮助他们宣传跳五猖的历史文化,让更多的人了解他,助力非遗文化带动乡村发展。每一处历史的印记都值得被铭记,侯村祠堂在政府的帮助下依托互联网,让更多人了解,越来越多的人慕名前来,带动了乡村经济的发展,让村名享受文化带来的红利,只有做好传承的工作才能让发展更有深度。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日益广泛,不仅对物质文化生活提出了更高要求,而且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要求日益增长,爱国热情空前高涨,这种文化认同感正式带动文明振兴的内在缘由。相信在郎溪政府的支持与大学生三下乡活动的推动下,罗市人的生活会变得越来越好。

安信工“非遗调研”小分队合照 通讯员 刘畅


 
作者:徐景澄 来源:投稿
  • 乐拾非遗,匠心筑遗
  • 传承非遗,铸就匠心
  • 广东医学子三下乡:童心共筑齐相伴,医心医意守健康
  • 广东医学子三下乡:星星之火,点亮结核防治之路
  • 用汗水浇灌收获,以实干笃定前行
  • 北京科技大学:“京宁一线牵, 共筑夏梦长。”两实践队合作
  • 苏大实践团探访社区“智慧邻里中心”:致力于打造宜居生活圈
投稿流程投稿须知常见问题积分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