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是地球上重要的自然资源之一,也是人类社会的重要利益领域。推进海洋强国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中国梦的重要内容之一。中国共产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要发展海洋经济,保护海洋生态环境,强化海洋安全保障体系建设,维护海洋权益,加快建设海洋强国。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中国正加快努力实现科技创新、产业升级、资源优化、生态保护、国际合作等方面的目标,推动海洋经济的繁荣和实现海洋可持续发展。在中国海洋大学团委的指导下,中国海洋大学海之子谋海济国实践队以“保护海洋,经略海洋”为主题,在青岛本地通过产业调研、走访调查、会议采访等方式展开调研。
21世纪以来,我国海洋经济发展取得了巨大的进步,呈现出产业规模逐步扩大、产业结构持续优化、新兴产业蓬勃发展的态势,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同时在海洋经济发展中仍存在一些问题,体现在海洋生态系统退化、用海矛盾和产业布局等方面。
于是我们自行设计制作了宣传海报,并进行了实地分发。考虑到群众聚集和交通情况,我们以位于青岛市市南区太平路14号的栈桥为中心,展开了海报分发工作。虽然起初拒绝接收海报的群众很多,对此情况我们表示理解和接受。但很多热心人民还是愿意驻足查阅,耐心听我们讲解倡议。我们还采访到了当地环卫工人和导游,从环卫工人那里了解到目前管理上比较困难的是游客在洗手池冲洗沙砾造成堵塞,并且表明已经上报给相关部门,但迟迟没有实施相关措施;从导游那里了解到在去过的沿海景点中,游客基本不会选择在青岛下海,因为浒苔的问题影响还是比较大的。后来又和一些旅游团进行了宣传交流,拍了合照,导游表达了对实现海洋强国的密切关注,并将希望寄托在我们新时代学子身上。之后实践小队在栈桥购买了清理工具,就地开展了净滩活动,实践队和当地政府指派的环卫工人一起进行该活动,清理了一片海滩的白色垃圾,浒苔则留在海滩上由环卫工人统一转运。

除此之外,在与售卖海鲜的店铺进行交流后,店员推荐我们前往团岛农贸市场进行相关产业调研。我们了解到,青岛海鲜的采购通常都是从海洋中捕捞或者养殖而来,因此进货地的选择直接决定了海鲜的质量和新鲜度。为保证销售的海鲜品质,筛选环节也非常重要。店家需要筛选出新鲜度好、品种多样、无毒无害的海鲜,并结合日常顾客需求进行灵活处理。销售环节则是各店家自行发挥,在满足顾客的要求的同时,还需要保证销售环节的规范化和合法化。而对于顾客来说,他们对海鲜的要求包括:新鲜度、品种多样性、安全卫生、价格服务等。总体来言,海鲜产业在全球范围内发展迅速,成为全球重要的就业和经济增长点。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的数据,全球海鲜产量已经超过了1000万吨,中国也是全球最大的海鲜产地之一。而海鲜产业和顾客对海洋的高度依赖性,则意味着我们需要加强对海洋资源的保护和管理,以保障该经济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和顾客的健康与满意度。

另外,小组成员以会议的形式对青岛市生态环境局开展采访,相关成员进行了政策介绍和问题解惑。青岛市生态环境局向我们讲解了湾长制,即在青岛49个海湾设立各级湾长,定期组织湾管员开展巡湾工作,有效发现和解决了一批海湾环境问题,实施成效明显。工作人员表示,市湾长制办公室将继续组织落实湾长制各项工作,做好2022年度全市湾长制考核评估工作,深入开展重点海域综合治理攻坚战,强化近岸海域监测评价,加强对海湾整治修复工作的监管。其次,我们也了解到一些先进技术的支撑应用和最新的生态环境保护规划。小组成员结合采访环卫工人和导游了解到的问题有针对性地进行提问,并得到了积极回答。

总之,保护海洋和经略海洋是相辅相成的,两者之间并不是对立的关系。保护海洋是为了让海洋生态系统和资源能够得到有效的保护和管理,从而为经略海洋提供健康、可持续的生态环境。经略海洋是为了充分利用海洋资源和开发海洋经济,从而为保护海洋提供经济基础和动力。只有在保护海洋的基础上,才能实现经略海洋的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