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大学生网,大学生三下乡投稿平台
 

助力美好乡村振兴,我们一直在行动

发布时间:2023-08-05 关注: 一键复制网址
助力美好乡村振兴,我们一直在行动
       2023年7月3日,我们代表昆明理工大学医学院“投身乡村振兴,助力健康中国”实践团队来到了羊南南村和凤阳邑村,通过填写调查问卷的形式来了解居民生活以及调查乡村现状。
      当我一看到这两个村庄,陶渊明的《桃花源记》的里的句子便映入我脑中,首先映入我眼帘的是一栋栋整齐的房子,平坦的坝子,这乃是“土地平旷,屋舍俨然”。老人们日常在小公园里乘凉闲聊,小孩会在各种小坝子玩耍,他们的生活是舒适且缓慢的,这乃是“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这让我不得不感慨今时不同往日,如今的中国更多的是一个幸福的中国,百姓安居乐业,国家民主富强。
       回想起新中国成立初期,那时的中国人民被贫穷所包绕,粗茶淡饭甚至食不果腹,温饱问题成了那时候人民最大的问题。以前的农村以砖木结构和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房子为主,而现在的乡村里每家每户都能住上一栋楼房,居民们可以按照自己的喜好去装饰自己的房屋,提高居住的幸福感。建国初期的农村步行是最普遍的出行方式,人们相比于花钱乘坐各种交通工具出行更乐于步行出门,但现在的乡村里,小轿车、电动车穿行于各条道路,人们更想出门便捷快速。
      如今的中国飞速发展,经济、政治、文化方方面面国家都有着极高的重视。通过调查问卷显示,现在乡村居民对自己生活满意程度很高,居住条件、生活条件、国家对乡村振兴方面的付出都让他们感到满意。同时,结果显示,年龄越大,居民的满意程度越高,因为他们老一辈更多地见证了以前的中国到现在的中国的转变,看到了更多以前乡村的苦难,他们更加珍惜如今舒适安逸的生活,对如今的生活会更加满意。
      如今的乡村无疑是发展得越来越好,但我发现乡村中仍会存在一些问题。
      我们走访的这两个村庄,在各种小道、大道上易见的还是老人和小孩,现如今的乡村居住的主要是老人和小孩这两个弱势群体,他们的生活环境虽是得到了很大的改善,但在我看来,他们的精神世界亦还需要得到帮助。乡村里的慢节奏生活不适合热血沸腾想干出一番事业的年轻人,于是年轻人便选择外出,到大城市打工,他们渴望用自己的年轻气盛干出属于自己的一番天地,沉浸在如何得到自己的成功中,但他们容易忽视独留在乡村的老人和小孩。现如今为让孩子们得到更好的教育,年轻人们也更多地选择带着自己的孩子到大城市生活,乡村的老人不舍自己生活了一辈子的家乡,并且他们不适应大城市的生活,他们更多的是选择一人居住在一栋大房子里,悲哀地成为“空巢老人”,常年是孤独缠身,但他们又不想让远在他乡的儿女担心,所以每次的电话都会压抑自己的孤独,满脸笑容地通过电话诉说着自己生活和倾听孩子们的生活。像那种没有被父母带到大城市生活的孩子,他们被称为“留守儿童”,几个月甚至几年都见不到自己的父母,渴望得到父母的关爱,但强烈的自尊心与不合年龄的懂事让从他们不会将对父母的思念流露出来,他们只会在看到那些有父母在身边的孩子时,眼底不着痕迹地流露出羡慕与悲伤,晚上在梦里梦到日思夜想的爸爸妈妈后,醒来发现是一场梦也只会躲在被窝独自留下那伤心的泪水。
      在乡村里主要居住的是老人和小孩的地方应该更加注重健康,但在调查中我们发现,乡村对健康知识的普及及其稀少,乡村不像城市,没有太多擅长用手机电脑的人,导致乡村跟外界的联系不是很多,能找来给居民们普及健康知识的人也很少。同时,乡村里面的老年人也常常会固执地认为自己在村子里面生活了这么长时间也没有出现健康问题,常常会忽略掉健康知识普及的重要性,但少了健康知识的普及,居民们日常生活的隐患也易增大。
       
      
      
作者:昆明理工大学朱思颖 来源:多彩大学生网
  • 安徽信息工程学院:加强防火减灾意识,学习消防精神
  • 暑期“三下乡”|寻梦诗画十方田,共探百年菌菇史
投稿流程投稿须知常见问题积分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