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7日至7月27日,电子科技大学成都学院党总支和工学院团委指导青志联招募了包括智能科学与技术、物联网工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等8个专业学科背景的15名同学组成“工科赋能·乡村振兴——初心永驻小分队”来到成都市唐昌镇的永安村、钓鱼村、青杨村3个行政村,开展为期10天的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
志愿者抵达唐昌镇,在青杨村村民委员会会议室开展社会实践启动仪式,永安村、钓鱼村、青杨村的干部们对志愿者的到来表示欢迎。工学院志愿者们在本次社会实践中陆续进行了乡村治理政治学习;对乡村儿童开展机械思维入课堂以及红色文化教育;设计村委会广场场地助力美丽乡村建设;入户慰问村民普及乡村建设知识;调研村干部与村民对乡村治理的意见和建议等各项社会实践工作。 
志愿者抵达唐昌镇,在青杨村村民委员会
进行了社会实践启动仪式,青杨村副主任谢科同志出席并欢迎电子科技大学成都学院工学院青年志愿者联合会志愿者队伍的到来。之后几天,工学院志愿者们陆续进行了乡村治理政治学习;对乡村留守儿童开展机械思维入课堂以及红色文化教育;设计村委会广场场地助力美丽乡村建设;入户慰问村民普及乡村建设知识;调研村干部与村民对乡村治理的意见和建议等社会实践工作。
志愿者首先前往青杨村和永安村为当地留守儿童开展党史宣讲课、红色文化课、机器人科普课、科技实操课等;其次与青杨村协力共建儿童友好社区,完成墙壁涂鸦绘画、提供村委会广场场地设计;然后按照钓鱼村要求助力该村美丽乡村建设,改善农村环境和美化乡村形象,携带慰问品与设计好的环保宣传单,入户向村民宣传美丽乡村建设的重要性。接着,志愿者团队通过走访、问卷调查等形式,对当地村民开展乡村治理情况的调研以及了解村民对于公共设施建设、教育、卫生条件等等方面的需求。不仅如此,志愿者们还来到红色博物馆,学习红色精神,传承红色基因,培养社会责任感。
最后,志愿者团队荣幸邀请到各村基层干部为志愿者们开展乡村治理工作的知识经验分享会,唐昌镇钓鱼村党委与电子科技大学成都学院工学院党总支进行了交流。这次交流会由钓鱼村党委书记刘云贵同志主持,电子科技大学成都学院工学院党总支书记周金铃同志出席会议。 通过本次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工学院志愿者在与村干部的交流和在当地的采访观察中,对农村的乡村治理工作有了更加直观的感受,加深了志愿者们对乡村发展问题的认识,也提升了志愿者们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乡村振兴基石在于乡村治理。后续工学院学子们将继续践行“三下乡”精神,坚定不移地投身于乡村振兴的实践工作中,为打造美好乡村贡献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