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大学生苏州7月26日电(通讯员 尤淇)为了深入了解乡村振兴工作,切身体会乡村振兴成果,苏州大学苏州医学院医行宿迁乡村振兴促进实践团于2023年7月20日走进宿迁市宿城区王官集,与宿城区乡村振兴工作队进行座谈会交流,并一起参观学习了王官集新农村建设以及产业融合发展典范。
开展座谈会,深入交流感悟核心思想 在仝李村村书记高永的事先安排与精心筹划下,实践队有幸在仝李村党群服务中心会议室,与滕志铭、吕德玲、周天华等一行宿城区领导进行亲切而又深入的问答交流。领导们从人才、文化、生态、产业等几个方面,结合宿城区的实践与建设成果,一一解答了实践队队员提出的问题,例如大力发展当地特色产业,创造就业岗位,同时改善当地自然环境,完善医疗、住房等福利政策,吸引年轻人在当地就业,以解决人才流失问题;又例如医疗方面,结合宿迁实际情况,积极推进乡村医疗建设,在医疗资源有限的情况下,被动但卓有成效的实现分级医疗,并在此基础上大力推进村医专业知识培训,给当地人民生命健康更添保障。
更令实践队队员深有感触的,是滕常委结合自身当初的求学与实习经验,结合其自身在工作岗位上学习与实践的关系,给实践队指出了“下沉到实际”这一核心理念。无论是在学生时期的社会实践,还是工作岗位上的学习进修,都必须要切实深入到当地的实际生活工作环境中去,才能真正意义上的学到东西,令实践队受益匪浅。

图为团队成员与乡村振兴工作队举行座谈会。罗煜凯 摄
走进新农村,切身体会见证建设成果 座谈会结束后,实践队跟随领导一行,走进王官集新农村。盛夏时节,走进江苏省宿迁市宿城区王官集镇唐圩村,一派生态宜居的乡村美景呈现在眼前,如诗如画的乡村美景令人陶醉。
从三年前的“省定经济薄弱村”,到如今的“省级乡村旅游重点村”,唐圩村的变化不仅是逐年增长的收入,还有与日俱增的村民幸福感和获得感。以“水圩文化”“乡贤文化”“农耕文化”为中心,结合田园乡村和旅游乡村的发展规划,唐圩村走出了一条特色鲜明、活力强劲的农文旅融合发展新路径。
图为乡村振兴工作队带领团队成员参观唐圩村。罗煜凯 摄
依托村庄原有环境,唐圩村大力推进新型农村社区建设,融入小菜园、磨盘、木推车等群众熟悉的乡土元素,原汁原味留住乡村“烟火气”。根据自然形成的水系和原有的苏北乡土树种,合理规划空间布局,打造出优美的田园景观。
图为乡村振兴工作队带领团队成员参观唐圩村。罗煜凯 摄
参观产业园,实地观摩体会发展动力 走出如诗如画的新农村,实践队随领导们走进王官集产业园,参观宿迁市王官集镇有名的“花园酥梨”特色产业。
近年来,王官集镇依托花园酥梨品牌优势,通过不断拓展丰富梨产品,把小酥梨做成大产业。为进一步提升花园酥梨品质,王官集镇和江苏省农科院、省市区农技中心等专业机构展开合作交流,编制花园酥梨的质量控制技术规范,并对种植管理者进行培训,确保花园酥梨质量安全标准化管理。
花园酥梨目前已发展优质梨园近3000亩,同时培育出一批优秀农业人才。此外,为进一步打造花园酥梨全产业链,花园酥梨基地正在持续建设中,未来不仅是花园酥梨主产区,更是集产业、休闲、观光、采摘等功能为一体的生态农业园区。
图为团队成员参观酥梨三产融合特色产业基地。陆云杰 摄
图为实践团队在三产融合特色产业基地合照。罗煜凯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