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大学生网,大学生三下乡投稿平台
 

追溯红色记忆 赓续延安精神

发布时间:2023-07-29 关注: 一键复制网址
 
    为弘扬二十大精神,引导新时代青年进一步了解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厚植爱国主义情怀,培养“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河南科技大学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积极响应2023年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的号召,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史学习教育的重要论述,以实际行动传承红色精神。2023年7月3日至7月9日,“风华正茂,青春颂党”宣讲实践团成员在食品科学与工程党支部书记段续、本科生第三党支部书记董钟的带领下深入陕西省延安市开展宣讲实践活动,重走革命道路,追溯红色记忆,赓续延安精神。
    7月4日,宣讲实践团成员来到了延安精神发源地、同时也被称为中国农垦事业发源地的南泥湾,通过走入农田,体验“一把镢头一把枪”的农耕生活;通过游览炮兵学校旧址、参观南泥湾大生产展览馆等生动地了解了南泥湾的历史概况。从清末的荆棘遍野到1941年的垦荒造田,宣讲实践团在讲解员的解说下更加系统全面地了解到八路军359旅军民大生产运动的那段峥嵘岁月。
图为宣讲实践团成员参观南泥湾大生产纪念馆  河南科技大学范逸博供图
    攻坚克难是镌刻进中华民族骨子里的基因。7月5日,宣讲实践团前往宝塔山参观学习。宝塔历经350余年的风雨侵蚀和战火洗礼,到全国解放时已是弹痕累累,遍体鳞伤。新中国成立后,古塔也获得新生。凝视着宝塔边各省革命先辈栽种的树木,宣讲实践团成员纷纷表示会更加坚定地学习红色精神,发扬红色基因,让思想的光辉生生不息,让文化的传承绵延不绝。
    在梁家河知青院,宣讲实践团成员们感受到了习近平总书记带领群众扎根基层、艰苦奋斗、一心为民、敢为人先,与饥饿和贫困顽强抗争的共产党人情怀,了解了习近平总书记在梁家河奋斗、艰苦成长的知青岁月。
    追寻革命先辈足迹,宣讲实践团成员赴枣园革命旧址,参观毛泽东等中央领导人的旧居、中共中央书记处等地方,成员们看到了党中央当年在如此艰苦的条件下工作,纷纷表示要把这些带有五角星标志的窑洞铭记在心。
    7月7日上午,宣讲实践团来到延安革命纪念馆。纪念馆前的广场正中央巍然屹立着毛主席铜像,前面的三个台阶代表了中国共产党在延安经历了土地革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这三个阶段。团队成员参观了700余幅照片、近千件革命文物、雕塑、油画、图表、场景复原等,如同重新经历了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延安领导中国革命的艰苦岁月。
    走好新时代征程,宣讲实践团前往当地社区开展“一对一”实地宣讲活动。成员们与社区居民一起重温党的二十大报告,结合本市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科技创新、乡村振兴、生态建设、基层治理、共同富裕等领域的生动实践,配合图片、数据、图表、歌曲等形式,以小见大、深入浅出地阐释党的二十大精神,将深邃的理论通俗化、大众化解读,打通理论宣讲“最后一公里”, 进一步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飞入寻常百姓家”。大家普遍反映,宣讲内容生动,形式新颖,图片、视频等多样化展示,更有助于听众理解党的创新理论。
图为宣讲实践团成员在社区开展宣讲活动  河南科技大学范逸博供图
图为宣讲实践团成员合影  河南科技大学范逸博供图
    在延安,宣讲实践团成员们追寻革命先辈足迹,创新推行“沉浸式+研讨式+体验式+共建式”党员教育模式,通过参观革命旧址、聆听专家学者对延安精神的解读,切身感受到了伟大祖国的发展成果和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的巨大变化。宣讲实践团成员纷纷表示,作为新时代青年,会不忘初心,肩负起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重任,踔厉奋发,勇毅前行,让青春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火热实践中绽放绚丽之花!
作者:“风华正茂,青春颂党”宣讲实践团 来源:“风华正茂,青春颂党”宣讲实践团
  • 趣味教育全接触,医心医意与童行
  • 谛听古田军号,践行初心使命
  • “谛听古田军号,践行初心使命”暑期社会实践队于7月22日来到了福建省龙岩市上杭县古田镇,参观古田会议纪念馆,走访古田会议旧址
  • 07-30
  • 三明学院走进母校——明院声声不息
投稿流程投稿须知常见问题积分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