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化学院三下乡|服务基层群众,赋能乡村振兴,绘就新时代美丽乡村新画卷——大湾村舒友清书记专访
本网讯(记者 张文君)2023年7月16日,为了更加清楚地了解大湾村发展现状,找到当前大湾村在乡村振兴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探索乡村振兴的新路径。怀化学院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团深入到怀化市辰溪县黄溪口镇大湾村,采访了大湾村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领头羊”——村支书舒友清,了解基层工作者的工作内容、农村发展现状,学习基层工作者的工作经验、工作方法。
志愿者采访村支书舒友清。(刘西妍 摄)
扎根乡村,服务百姓 “各村民要注意啦!天气预报,今晚有大暴雨,你们离溪边近的住房要特别注意,尽量晚睡一点。”2022年6月2日晚,舒书记通过喇叭向村民进行喊话通知。据舒书记回忆,去年6月黄溪口镇遭强降雨,大湾村溪水上涨迅猛,大量泥沙冲进农田,导致庄稼作物受损。灾情发生前,舒书记根据天气预警,及时通知预警队集合,做好防范工作。当时的雨水已经漫过道路,舒书记将党员干部分成三队人马:一队人马负责叫醒村民,对情况严重的村民进行转移;一队人马负责帮助老百姓搬家,全力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一队人马负责对道路进行巡查,并对巡查中发现的滑坡、地质隐患点逐一进行排查消除。在舒书记的组织带领下,村干部们下沉一线,在最短的时间内将群众转移到安全区域,发起抗洪抢险保卫战,与洪魔斗争,筑牢众志成城抗洪钢铁长城。
“当时我村良田损失500余亩,没有收成。为了呼吁村民自发造血,我们动员、帮助村民恢复耕种。当时大湾村周边的河流浪高2.5米,冲垮了5块护河堤,最大的一块是90余米。在和各个部门对接之后,党员带头,组上同工同劳,一个月就修复了。”舒书记回忆到。舒书记克服重重困难,坚守工作岗位开展防汛工作,为人民的生命安全永远战斗在第一线,充分彰显了基层党员干部为人民服务的责任担当。
不仅如此,舒书记抓住当前有利时机和政策机遇,让“鱼鳞坝”项目尽快造福于民,让“鱼鳞坝”建设使村民受益、乡村振兴。但“鱼鳞坝”项目建设之前,大湾村仍有两户村民不认可、不理解。舒书记带领乡协干部,不分早晚多次上门做思想工作,经过耐心劝解,多方协调,从租用田地,到更换田地,从更换偏僻田地,到更换便利田地,进过两个多月的协调,“鱼鳞坝”项目终于得到了村民的认可与理解。舒书记说:“鱼鳞坝对于大湾村的发展来说是具有长远影响的,既能蓄水,又能起到缓冲作用,还能发展旅游业等,这为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和群众增收致富注入‘新动能’。”
志愿者记录采访内容。(刘西妍 摄)
交流合作、共谋发展
驻村帮扶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一项重要制度安排。舒书记团结带领村干部与驻村工作队交流合作,结合村情、民情精准把脉问诊,针对实际情况靶向施策。舒书记表示:“驻村工作队主要是来指导我们如何把农村的工作搞得更好?如何把产业做得更好?如何把乡风文明往积极的方面去引导?和驻村工作队一起办公期间,我们经常会交流、探讨,对村里的工作提供更好的方向。主要有三个方面:第一,二次报销更高效。村民把报销材料送来,能直接和保险公司对接,让老百姓受到的益处更直观。第二,基础建设更夯实。相比于过去我们村自己去衔接项目建设,驻村工作队来了之后得到了更多基础建设项目的改造。第三,乡风文明更和谐。之前村民闲暇之余会选择打麻将,现在在驻村工作队的影响下,我们经常一起组织健身运动,比如球赛、广场舞等。”舒书记在相互交流中学习经验、拓宽思路,全力推进大湾村乡村振兴建设。
村支书舒友清分享基层工作内容。(刘西妍 摄)
立足当下、展望未来 乡村振兴是扶贫的衔接过程,既要稳定脱贫户以及其他农户正常收入,导致不返贫,又要推动大湾村的经济发展。舒书记认为:“乡村振兴的根本是产业振兴,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物质基础,重中之重。”有了产业,大湾村就有了自己的造血功能,大湾村的经济发展、村民的收入才有了保障。有了产业振兴,就有了人才振兴,有了人才,大湾村的生活质量才会提高。舒书记瞄准市场发展动向,引导农民改变农业发展观念,带领村民因地制宜发展产业,利用山林聚集的地势,开发了主要产业柑橘。脱贫期间,号召种粮大户成为大湾村的致富带头人,培育高标准的优质稻。村民们一起种植优质稻,分享种植经验,打造小型的加工厂,形成小型的产业链,优质稻以普通水稻4倍的价格卖出,直接提高了村民的收入。同时还发展其他经济作物茶油、金银花、湘西粉糍粑、红萝卜、金毛乌肉鸡等特产。乡村振兴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取得成功,而是一代一代人共同努力的结果,乡村振兴这项工作,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对于大湾村未来发展的规划,舒书记表示:“大湾村村委班子将结合驻村工作队、政府打造旅游产业。大曲大湾的佛泪溪穿村而过,形成大湾村的独特景色。溪流一线3.5公里,环境优美。联合驻村工作队,准备打造一个以气象为元素的气象小村模式,建设气象科普馆、沿溪建立娱乐措施、在砂岩上打造天文的观景台,发展民宿等一系列产业链。但引导旅游方面发展,为集体经济增收的前提是完善乡村基础设施建设和美丽乡村建设。”
在采访的最后,舒书记百感交集地说:“像大湾村这样的地方,需要更多高质量的年轻的血液,年轻人学问深、眼界广、思维活跃,想法多了,干劲也就足了。希望年轻的基层干部们保持情怀,能够吃苦耐劳,能够耐得住寂寞。”
绘就新时代美丽乡村新画卷,是每一个大湾村人都期待看到的未来,也是每一个大湾村人努力的方向。 大湾村乡村振兴的成果来之不易,都离不开村干部们“扎根故乡沃土,服务基层群众”、“舍小我,为大我”的伟大情怀。
作者:张文君 来源:怀化学院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
- 一起线下支教,放飞青春童心
- 少年何妨梦摘星,敢挽桑弓射玉衡。党的二十大提出:“广大青年要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怀抱梦想又脚踏实地,敢想敢为又善作善成,立
- 0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