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大学生网,大学生三下乡投稿平台
 

探访特色非遗技艺 品悟独特匠人精神

各色各样的油纸伞整齐地摆放在木质货架上,扇面上的图案栩栩如生。7月12日,武汉科技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化雨润农”暑期社会实践团队前往湖北省咸宁市赤壁市羊楼洞古镇油纸花伞制作技艺传承研学基地进行探访宣传。
油纸花伞制作技艺第四代传承人陈艳明为暑期实践团的成员们介绍了油纸花伞的历史起源和发展历程并讲解了油纸伞制作的详细步骤。“油纸花伞这门非遗技艺需要秉持着十年如一日的刻苦钻研精神,这几年来我们也一直在寻找第五代传承人,可惜还是没有找到真正愿意学习并将这门技艺传承下去的人。”油纸花伞制作技艺第三代传承人但培善说道。
秉持着“宣扬出去”和“传承下来”的理念,实践队在探索研学基地期间开展直播面向大众宣扬油纸花伞的制作工艺,“要真正留住这把伞,还是要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路,真心实意想继承这项非遗文化技艺的一定要联系陈阿姨!”实践队成员王浩源说道。此次直播点赞量超2万,社会反响良好。
此外,实践队成员郑晓涵还在陈艳明的指导下制作了一把实践队的特色油纸伞。号竹、做骨架、上伞面、绘花、上油,每一步郑晓涵都跟随着陈艳明仔细学习。在这个过程中成员们还了解到从非遗文化技艺“满堂穿花”到最终的涂刷桐油,历经三项非遗文化技艺,一把油纸伞才得以制成。“从未想过我也能成为非遗文化的‘传承人’,小小油纸伞,称起的不是雨滴,而是我们中华文化五千年的自信!”
“今天在非遗传承人但培善和陈艳明老师的的讲解和带领下,我们实践团队走进油纸花伞这项的非遗技艺。聆听了老师们学习和传承这项技艺的背后故事,我们既被他们坚守、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深深感动,也深刻地感受到了非遗技艺传承的不易,我们实践团队也会尽自己的力量帮助他们宣传。”带队老师易早月说道。
 
 
时间:2023-07-22 作者:吴蔓玲 来源:武汉科技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 关注:
  • 广东大学生对话乡镇干部,探索金鸡镇乡村振兴新路径
  • 广东医学子三下乡:承载“急救”传递希望,奉献自我实践育人
  • 长大学子三下乡:赓续红色血脉,砥砺奋进力量
投稿流程投稿须知常见问题积分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