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大学生网,大学生三下乡投稿平台
 

重庆交通大学学子四访红色革命基地,感悟党的百年光辉历程

文/蒋沐坤 图/朱春艳 朱秀群 蒋沐坤
为激发青年学子的爱党爱国热情,感悟党的百年奋斗之不易,增强大学生的历史使命感和责任感,近日,重庆交通大学河海学院“星火筑梦”三下乡社会实践队走进四川省泸州市,依托当地红色资源,开展重走红色足迹、追溯红色记忆、挖掘红色故事、体悟红色文化等多种形式的活动。
缅怀先烈——祭奠逝者英魂
实践队奔赴泸州后第一站去往了泸州市烈士陵园。

在庄严肃穆的气氛中,大家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瞻仰了泸州革命烈士纪念碑,在革命烈士纪念碑前,师生们为革命烈士敬献鲜花,全体人员肃立,向革命先烈默哀鞠躬并面向党旗庄重宣誓,缅怀致敬为国家为人民英勇捐躯的英雄烈士。随后,同学们进入展厅参观学习,跟随讲解员杜文桢参观老照片、史物,倾听从辛亥革命到新时代期间所涌现出来的英雄人物及事迹。全体成员接受了一次触及心灵的思想洗礼与爱国主义教育,同时深入理解了何为“人民英雄永垂不朽”,感受中华民族坚强不屈的昂扬斗志。

汲取力量——传播红色火种
为持续深入学习红色党史文化,重庆交通大学河海学院“星火筑梦”三下乡社会实践队携手泸州市梓橦路小学渔子溪学校师生代表前往泸顺起义陈列馆开展党史教育主题活动。

在馆内,通过珍贵的历史资料及文物,重现了这场武装起义中革命先辈们浴血奋战的意志和勇气,使同学们感悟钢铁军魂中的伟大力量。同时在本次学习活动中,泸州市梓橦路小学渔子溪学校的同学们也深受启发,她们也纷纷表示今后一定努力学习,铭记历史,长大后成为一名能为国家贡献自身力量的人。
矢志不渝——追寻红色足迹
实践队走进“红色”古蔺,追寻“红军村”的记忆。

抵达黄荆镇香楠村后,黄荆镇文化站主任徐挺激情澎湃地为同学们介绍了坐落在香楠村的博物馆——香楠乡贤村史博物馆。走进古朴的博物馆,犹如穿过了时光年代。在这里,实践队成员们看到了当年红军留下来的物品和用具:红军驻地使用过的鼎锅、从井冈山带来的扁担、在香楠村柏香树开仓放粮的响磊等等。一个个老物件再现了红军长征的艰辛场景,让同学们感受到了浓浓的红色文化氛围。

思想引领——厚植爱国情怀
聆听一段红色故事,走进一段波澜壮阔的历史时光,实践队最后一站前往四渡赤水太平渡陈列馆。

在讲解员的带领下,团队首先来到博物馆大厅,对照着地理分布图对四渡赤水的地理局势与当时的路线进行了初步了解,跟随讲解员的脚步进入展馆了解学习并驻足观看各类红色文物与文字资料。伴随着讲解员对这段历史的细致讲解,对四渡赤水的过程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通过介绍、展板和实景再现,团队成员清楚地看到了红军英勇奋斗、舍生忘死的场景,他们用血肉之躯书写了革命的壮丽篇章,让团队成员深切感受到了他们舍生取义的英雄精神。
四渡赤水的光辉战例、苦难辉煌的长征历程告诉新时代的青年们:在艰难困苦中必须坚守理想,牢记使命;在百般危急中必须勇于胜利,敢于牺牲;在复杂形势中必须灵活应变,守正出新;在革命洪流中必须联系群众,依靠人民。党和人民的事业才能在新的征程中克难奋进、持续发展,续写新的四渡传奇。

在四个参观地点中,历史遗留下的枪支弹药,尤其使实践队成员感受到战争的沉重。与红色教育基地的工作人员交流,也让同学们从另一个角度深入了解了红色教育基地的发展现状。随着时代的发展,红色教育基地将不止包含革命历史,更多的也会有新时代下的党史大事,它的发展意味着红色教育更加多元,了解这些变化、体会这些变化代表的含义也是新时代青年关注红色教育基地发展的意义所在。
 
时间:2023-07-21 作者:蒋沐坤 来源:多彩大学生网 关注:
  • 南京财经大学招财进“包”团队三下乡:自动化进一步渗透,乡
投稿流程投稿须知常见问题积分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