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大学生网,大学生三下乡投稿平台
 

传承羌编技艺,助力乡村振兴,探访最美羌编巾帼周琳


(图为羌氏故里董事长周琳为实践团讲解公司基本概况)
周琳是宁强县羌编手工艺品有限公司总经理,陕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羌编项目传承人。她在做羌编产品的时候特别注重对原材料的选择,不同于其他的编织品的是,在起底的时候,需要特别注意“固底”得用篾片固定的格外牢靠一点;在编织底部的棱角出时,会根据她近年学到的知识加以改进,令其更加耐磨、美观;在设计包类产品时,会结合现代产品与技术将包的内部加一层布,增加了产品的实用性,又或者会将提手进行防滑处理。


(图为周琳董事长为实践团讲解羌编制品)
   周琳当过兵,受过部队的熏陶和磨练,从部队出来以后积极响应国家号召,投身于脱贫攻坚,非遗传承。由于自小受羌族文化的熏陶,羌族人民的生活中离不开羌编,竹编又是羌编的一个重要分支,以此为梦,在赴自己的理想道路上永不退缩,面对困难不言放弃,坚定初心。她在追梦过程中不忘学习和积累知识,积极投身教育事业,支持当地经济建设,发展羌编手工艺品产业。


(图为周琳董事长为实践团讲解刨竹机器)
   周琳董事长在2018年就率先步入羌编这个传统手工艺市场,当时缺乏老艺人,能找到的老艺人又缺乏讲解能力,无法做到“言传声教”,同时又没有新生血液的注入,面对种种困难,周琳身先士卒前往全国各地学习竹编,又与人社局合作,开设培训学校自己去教父老乡亲,贫困户学习这门技术,为更好的解决这一窘境,在教书的同时,穿梭在各个区县寻找老手艺人。
   其中令我们印象深刻的有一位聋哑人,竹编技艺高超,曾因自身缺陷四处求职碰壁,无奈靠竹编手艺做一些小工艺品来维持基本生计,在一次偶然的机会,周琳发现了在西安地铁站门口摆摊的老者,多次交流才将他带回了培训学校,现在他已经能在培训学校独立教学。


(图为老师傅教员工编制技巧)
   经过周琳的不懈努力,越来越多的贫困户加入其中,培训学校也会因材施教,待学有所成之后,会给予他们灵活的就业岗位和原材料,不论是宝妈,农民还是残疾人都能不受时间,地点的约束进行手工艺品的编织,成品再由周琳派人统一回收,全日制在编人员二十余位,培训完的灵活在编人员多达八千多位,从而带动500余户贫困户在家就业,1000余贫困人口增收脱贫,带动了当地经济发展,也让这份手艺在当地得到了推广和传承。


(图为董事长周琳带领团队参加活动合影)
   公司更是严苛执行“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的发展模式建设竹编产业化联合体。上联市场,下挂农户,不仅让定价在当地得到统一,符合国内外市场标准,而且每一个合作社都至少配备着三名竹编大师进行指导,确保所有产品的质量和外观大体一致。


(图为老师傅编制竹编的场景)
   周琳及其员工参加了2020陕西省妇女手工创新创业大赛和2020中国特色旅游商品大赛,在取得优异成绩的同时,周琳吸收同行长处,裨补阙漏。并依托平台对羌编作了进一步宣传,在短短两年的时间里国内外订单皆涌而至,许多人也慕名而来,私人定制竹编品,例如竹床,竹桌,竹椅。随着产业的越来越壮大,竹编品的销量打开,在运输过程中难免会有产品因挤压而损坏,经过周琳和物流公司的商讨,决定在运输小物件时用泡沫包裹后发货,运送大物件时使用物流空车,这样合理的搭配使成本降低的同时也保证了产品的质量。


(图为羌氏故里公司所获奖状展示墙)
    新时代孕育新希望,新目标开启新征程。周琳在未来会推出多元化的产品——“竹+X”系列,让传统与现代相结合的更紧密,羌编非遗将走进我们更多人的生活中。
时间:2023-7-20 作者:宋雯鋆,周正平 来源: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管理学院赴陕西省107个区县农村妇女传统手工艺现状调查暑期社会实践团
时间:2023-07-20 作者:宋雯鋆,周正平 来源: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管理学院赴陕西省107个区县农村妇女传统手工艺现状调查暑期社会实践团 关注:
  • 走进两弹城,弘扬“两弹一星”精神
  • 走进两弹城,弘扬“两弹一星”精神
  • 7月7日,河南工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建筑学院)“惊世两弹,冲霄一星”社会实践团队前往科问幼儿园开展以两弹一星为主题的宣讲活动,小
  • 07-20
投稿流程投稿须知常见问题积分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