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增强学生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培养学生对汉字的兴趣和热爱,安阳师范学院“烛光·青年”乡村振兴推普支教团在子园小学开展了一系列甲骨文相关的活动,包括甲骨文小课堂、甲骨文广播体操等。这些活动既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又拓展了学生的知识视野,让学生在体验中华文化魅力的同时,也锻炼了身心素质。
甲骨文是汉字的源头,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根脉。在甲骨文小课堂中,支教成员带领学生学习甲骨文,包括甲骨文的历史、特点、演变等知识,观察和模仿甲骨文的字形,用甲骨文书写自己的名字或喜欢的词语等。丰富有趣的甲骨文小课堂使中华文化“活”了起来,课堂中学生积极主动参与,表达兴趣,深入探索甲骨文奥秘。通过甲骨文小课堂这种创新方式,让学生们了解传统文化,学习汉字之美,增强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的愿景。

图为支教成员开展甲骨文小课堂 姚婷婷 摄

图为支教成员开展甲骨文小课堂 姚婷婷 摄

图为支教成员开展甲骨文小课堂 姚婷婷 摄
甲骨文广播体操是一种将甲骨文字形和体育动作相结合的创新形式,既锻炼身体又增长知识,也展现了中华文化的魅力。“甲骨文广播体操”是由安阳师范学院甲骨文信息处理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组织发起,音乐学院编创完成,是致力于更具普及性的甲骨文活化利用的实践。全操共9集内容,使用19个甲骨文,将古文字、音乐、舞蹈、体育等多学科融合创新开发,通过广播体操的形式给古老的甲骨文字赋予了新的生命力,走进了大众视野,以达到文化性、趣味性、训练性一体的目标。支教队员们用甲骨文广播体操,向孩子们展示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和魅力无穷。用声音和动作教授了孩子们这些甲骨文字的形状、读音和意义;用诗歌和故事讲述了这些甲骨文字背后的文化内涵和历史传说。让他们在动听的音乐和欢快的节奏中,感受到了甲骨文的美丽和趣味。

图为支教成员教子园小学学生跳甲骨文广播体操 姚婷婷 摄

图为支教成员教子园小学学生跳甲骨文广播体操 姚婷婷 摄
系列甲骨文活动,不仅丰富了孩子们的课余生活,也开拓了他们的视野和知识。孩子们在学习甲骨文的过程中,不仅锻炼了身体和智力,也培养了对中华文化的兴趣和自豪感。支教队员们也通过这种创新的方式,向孩子们传递了乡村文化的精神和价值。支教队员们表示,他们会继续探索更多有趣而有意义的文化活动,为乡村教育注入更多的活力和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