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大学生网,大学生三下乡投稿平台
 

袋小果助农实践团走访牟式庄园学习调研

为更加深入地了解当地的文化,7月18日,袋小果助农实践团去往牟式庄园学习调研,探究当地文化。
首先,袋小果助农实践团了解到,当地急需寻求新的突破,迎接新兴产业、产品来到当地、融入当地,推动当地经济发展。袋小果助农实践团发现,当地大多数群众具有强烈的恋旧情怀,如果将传统的文化特色和新兴科技进行适当融合,则更有利于当地特色产业的发展、升级、改造。实践团成员通过查阅资料得知,牟氏庄园始建于清雍正元年(1723年),至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基本建成,建筑结构严谨,紧固墩实,雄伟庄重,是中国北方规模最大、全国保存最为完整、最具典型性的封建地主庄园。具有典型北方民居建筑特色的古建筑群落,庄园以其恢宏的规模深沉的内涵,被诸多专家学者评价为“百年庄园之活化石”。1988年1月13日,牟氏庄园被国务院列为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随后,袋小果助农实践团去往牟氏庄园。在参观的过程中,实践团成员看到在当地发展过程中,众多年轻的后备干部来此参观、交流、学习,“三下乡”项目连续几年开展,陆续建立了实践基地,持续推动“旧貌新颜”活动的进行;为传承宝贵的文化遗产,牟氏庄园每年都在“五一”、“十一”黄金周举办“民俗文化旅游节”……

接着,袋小果助农实践团了解到,牟氏庄园的农耕文化独具特色,“学而优则仕”是绝大多数读书人所选择的道路,而牟氏族人却选择了归隐田园,置地农耕。庄园正门上的“耕读世业、勤俭家风”正是牟氏族人看淡功名、追求宁静、积攒家业的精神写照。这也是新兴科技发展和优秀传统文化融合的最好突破点。

最后,袋小果助农实践团认为,实践团的发展方向不能脱离实际,应当坚持群众方向和群众路线,积极和群众交流讨论,了解当地群众的需要,加入当地特色文化,拉近与群众之间的距离,及时进行产业的改进升级,满足人民群众切实需求。
袋小果助农实践团本次去往牟氏庄园的调研实践中,不仅学习到文化记忆可以延续乡村文脉,加强群众的归属性,实践团认识到,若将文化与科研相结合,一定能够加强群众对于新型产品的亲切感,更易于接受以及传播新型产业。

时间:2023-07-18 作者:牟怡晓 周昊南 来源:袋小果助农实践团走访调研 关注:
  • “乡村振兴助梦平江,科创实践扬帆开营” ——慧湘村科创教
  • 退休不褪色 余热映初心
  • 退休不褪色 余热映初心
  • 岭南师范学院音乐与舞蹈学院“引岭启航”社会实践队进社区开展“奋进新征程,银龄亦先锋”访谈活动
  • 07-18
  • 安徽学子三下乡:助力乡村振兴战略 推进农村教育发展
  • 建设美丽中国,追寻书记脚步
  • 建设美丽中国,追寻书记脚步
  • (通讯员:吴雨)2023年7月14日,福建医科大学“莆化兴安,医路同行”三下乡社会实践队来到福建省莆田市木兰溪治理展示馆进行参观并且
  • 07-18
  • 溢情于夏,融爱萌芽
  • 七月天,夏初长。炽热的夏天没有阻挡我们三下乡的步伐!在上杭的这段日子里,最令人难忘的不过是那一抹晚霞。而世间美好有千万种,日出
  • 07-18
  • 让党的二十大精神“飞入寻常百姓家”
投稿流程投稿须知常见问题积分充值